第27部分(第2/4 页)
的,用十个人的伤亡代价,换取六十多敌人的覆灭,这对于刚刚成立不久的护卫队来说,是很不错的开端。
现在浮山所其他各个屯都已经得知了这个消息,无数的军户都被黑豹的覆灭给高兴坏了,前往柳树沟战场亲自察看的军户是一波接一波,绵绵不断,大家都想知道,杨家屯护卫队是怎么样让黑豹全军覆没的,这实在是太难以想象了。
但是,战斗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少。护卫队毕竟成立的时间短,很多细节上的地方,做得还不是特别的到位。有些细节其实是可以改进的。同时,由于是初战,暴露的问题特别多,这些都要一一总结出来,以便日后改进。
总结会采取战士们自由发言的方式。
张亚铁率先举手,表示自己有话要说。
张准点头,表示批准。
张亚铁站起来,大声说道:“我要说的是,有些人挡住了我们前进的道路。能打的上不去,上得去的又不能打。要是我们早点上去,就可以早点结束战斗。”
此言一出,全场立刻沸腾。
张亚铁这通发言,简直就是大炮啊!
邹明加立刻反驳:“我们不能打吗?我们又不比你们差,为什么要给你们让路?旁边又不是没有道路给你们走,你们完全可以绕过去啊!那么点人,我们小队自己能解决!”
得,两人立刻争吵起来了。
张准皱皱眉头,让邹明加将事情经过描述一番。
原来,张亚铁的这个大炮,打的正是邹明加的小小如意算盘。邹明加带领的小队,在战斗中一下子圈住了八个敌人,自己没有能力迅速解决,却又不肯让张亚铁等人加入战斗。不是说他不相信张亚铁等人的战斗力,恰恰相反,他知道张亚铁等人的战斗力很强,要是上来,肯定可以更快的解决战斗。可是,如果让张亚铁他们上来,他们小队的功劳,就要被分走一半了。
邹明加觉得自己小队是可以解决那八个敌人的,并不需要张亚铁的支援。付出的唯一代价,就是需要耗费多一点时间罢了。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邹明加本身虽然是三等兵,战斗技能没有张亚铁出色,但是在组织三人小队,五人小队方面,却是整个护卫队最出色的。他的小队,最终解决了那八个敌人,自身一个伤亡都没有。
说来说去,其实还是抢功劳的问题。
没办法,敌人太少,有人摊不上份。
护卫队八十多人,围歼黑豹六十多人,地形又不是非常的开阔,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要是以后战斗规模扩大了,敌人增多了,这样的争吵,自然而然就消失了。因此,张准并没有批评两人。其实,两人都是对的,只是各自解决战斗的方式不同而已,个性使然。
有了张亚铁和邹明加的争论,总结会的后半段,那是相当的活跃,大部分的战士都站起来提出了问题。因为大家的发言都非常的积极,很多细节上的问题,都被总结出来了。张准一一记录在案,同时探讨解决的办法。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很多问题当场就纠正了。
张准最后做了总结发言,罗列了三个比较重要的教训。
第一个教训,就是团体协作意识差。
可能是这方面的意识强调不够,各自为战的情况很严重,大家见了敌人以后,就跟抓羊一样,各自忙各自的。本来伙长和伍长有很大的责任,就是指挥自己的小队战斗。但是结果表明,伙长和伍长,自己都很容易陷入到各自为战当中,忘记了指挥部队这一茬。
“遇到敌人的第一反应,是组织自己的小队,用团队的力量去战胜敌人,而不是不管不顾,头脑发热,自己率先冲上去了,结果导致部分战士不知所措。从这方面来说,邹明加是非常值得表扬的。”
在表扬了邹明加以后,张准不点名的批评了几个人。
这个问题批得不是太重,点到为止。
在战斗中,伙长和伍长的率先作用非常重要,他们身先士卒是绝对没有错的。要是伙长和伍长都缩在战士的后面,只是一味的叫战士们先上,那就适得其反了。“跟我上”和“给我上”是完全两种不同的概念,导致的后果也是截然不同的,GCD和KMT的战争深切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小队和小队之间的配合,也不是很足够。比如刚才提到的邹明加和张亚铁小队的配合,就出现了问题。除了两人之外,其他小队之间的配合,也是问题多多。大家见了敌人,都一窝蜂的涌上去,抢着将敌人包入自己的口袋,战斗精神非常可嘉,值得表彰,但是战斗效果其实可以更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