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3/4 页)
不知情,应该不会有所妨碍,我也会约束她别与生人说家里的事。”
章寂摇了摇头:“我担心的不是这个。她既不知太孙之事,即便看到些蛛丝蚂迹,告诉了冯兆中的死党,但那小子毕竟不是冯兆中,太孙与广安王都走了,只要沈家不昏头,他再疑心也猜不出真相。我怕的是她糊里糊涂,为了日后的富贵,也为了你的前程,自作主张投向冯家,无论你是否同意,在外人眼中,你妻子与你都是一体。眼下燕王已经打算起事了,若有朝一日事成,被太孙与他知道你曾经投靠过冯家,你要如何做人?即便不等到他们起事,我们也要为你大哥的处境着想,别让他在燕王面前难做才是。”
章放恍然大悟:“父亲说得有理,儿子一定会管住宫氏,不叫她犯糊涂的。”顿了顿,咬牙道,“必要时,也少不得要委屈委屈她了。正巧眼下出了这件事,我吓一吓她,让她受个教训,也省得她总以为我拿她没办法”(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十八章 下属
收费章节(20点)
第十八章 下属
冯兴桂伸了个懒腰,从床上坐起身来,扫视一眼房间周围,便露出嫌恶的神色。
这居然是德庆城内最好的一间客栈里最上等的客房,跟京城里的比,还不及三流客栈的一根毛自打他进了锦衣卫,早已习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若不是冯兆中再三叮嘱,不能惊动地方,他又何必委屈了自己?只盼着调查能一切顺利,他好早早回京城享福去。
守在门外的人大概听见了动静,轻轻敲着门:“大人,裴老三已经回来了,正等在外头呢。”
冯兴桂懒洋洋地道:“知道了,我一会儿就去。真是的,早不回晚不回,偏在这时候要回话。”
门外的人在腹诽:“你一到地方,找到了章家人,就立刻回城住进客栈,连日饮酒作乐,还勾搭上个小****相陪,把事情都丢给别人做,你只动动嘴皮子就算了。即便裴老三回来早了,也见不到你,若是来晚了,天知道你又干啥去了,却只在这里抱怨别人”但他只是在心里想想,没胆子说出来。这位总旗大人虽然行事荒唐,可挡不住人家后台硬听说是冯家的侄儿,跟冯兆中冯千户还是要好的堂兄弟,有传言说锦衣卫里一个资历颇老又立过不少功劳的校尉,只因为对冯兴桂略有些怠慢,就被冯千户以渎职的罪名开革了,连新近立下的功劳都归了别人。这事一出,锦衣卫里无人再敢小瞧冯千户,他一个小人物,还是别惹恼了冯总旗这样的红人才好。
冯兴桂梳洗穿衣,命小二送了饭食上来,吃饱喝足,捧起一碗热热的酽茶喝了几口,舒服地长吁一口气,才命人传裴老三上来。
裴老三连夜办事回来,正是困顿的时候,又饥又渴,方才等候得久了,在楼下挨着墙角打了个盹,猛然被人推醒,见是同僚中一向相熟的钟玉荣,也没多想,随口便道:“正困着呢,让我再睡一会儿。”正要闭上眼,又被狠力推了一把,不由心头大怒,扭头要骂人,看到钟玉荣严肃的脸,方才醒过神来:“大人传我了么?”
钟玉荣没好气地道:“你真是要死了,这是什么时候?你居然能在这里睡着?冯总旗正等着你回话呢,幸好他不曾下楼来见你,不然瞧见你这个模样,你还能有好果子吃?你又不是不是知道他是什么人,赶紧打起精神去见他,等回完了话,再回房挺尸不迟”
这话虽不好听,裴老三却深知他是为自己着想,感激地看了对方一眼,忙忙上楼去了。
到得冯兴桂面前,他正正经经地行了一番下属参见上峰的大礼——他知道冯兴桂最注重这些,不想在小事上得罪了他——然后便束手肃立一旁,静候对方询问。
冯兴桂喝了口茶,不紧不慢地放下茶碗,问:“如何?可有查到李家船上下来的那帮人是不是到了德庆见章家人?”
裴老三忙答道:“是,属下查到德庆码头在几个月前确实有两个来历不明的人下了船,离开码头后便不知去向了,没人看见他们在德庆城中出现,直至六日前,其中一人又再度出现在德庆码头,问及前往三水的渡船,听说要到隔天才有,便又离开了。属下猜想他大概是急着要走,才会连一天都等不得,便往德庆境内其他码头询问,终于在几十里外的悦城镇查问到,那人曾经数次在悦城码头上出没。总共有三名当地人记得曾经见过他,最早是在上月末,最近则是在五天前,当时他买了一艘中等大小的旧渔船,看来是等不及渡船,打算自己驾船离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