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页)
迎来帝南归的决心都写进去。这是王晨认可的写法,把王晨当作唯一可以依仗人的赵谌看了自然没有意见。
这份诏令注定会惊震天下的,赵谌要一力抗金,尽复大宋河山,迎二帝南归,这与赵构拥兵自重,不思进取,甚至开封被金人包围后也不积极救援相比,差异实在太大。
也就在这份诏令广布天下后,有非常多的义士率军来投,一些将领纷纷率军勤王,当然这是后话。
赵谌登基为帝后,元祐太后孟氏被请监国事,垂帘听政。
她在推辞了几次后,也只能无奈地接受了下来。随即,她以太后的名义发表手书告天下:“比以敌国兴师,都城失守,祲缠宫阙,既二帝之蒙尘,诬及宗祊,谓三灵之改卜。众恐中原之无缠,姑令旧弼以临朝,扶九庙之倾危,免一城之惨酷今太子谌已徇群臣之请,俾膺神器之归,嗣我大宋之正统。尚其中外之协心,同定安然之至计,庶臻小愒,渐底丕平!”
赵谌登基的消息及他登基时候发布的诏令,还有元祐太皇孟氏的手令以很快的速度送往全国各地。
在将登基的诏令及勤王之令派人送往各地后,赵谌下诏继续委康王赵构为兵马元帅,以宗泽为副元帅,并再令赵构率军勤王,尽快到开封来。
不过无论是宗泽,还是王晨都知道,准备登基继位为皇的赵构,肯定不会这么善罢干休,轻易来开封的。说不定赵构会继续想自立,并因此想出很多招招,比如说赵谌只不过是什么人寻到的一个模样相似的人,或者说他怕金人再次南攻,因此还要率军镇守江淮,继续拥兵自重。
谁也不会认为,只凭赵谌的一纸诏书,赵构就会乖乖地来到开封,听候赵谌的宣令。
当然宗泽和王晨最担心的就是,赵构率大军前来,准备以武力夺取皇位,那就是大宋彻底的悲剧了。但赵构怎么决定,并不是现在的他们能决定的,现在的宗泽和王晨及其他人要做的,就是整顿开封的防务,募集更多的人马,准备抵御金人可能的再次南侵及赵构可能的兵变。
金人如今的位置在什么地方并不清楚,但如果金人过了黄河后没有马上加快速度行进,那他们闻听赵谌继位的消息后,很可能止了北归的步伐,再次挥兵南下。如今困扰主持朝事的宗泽最主要的事就是手下兵力太少,根本没办法与金人相抗衡。还有,如今的开封城内粮草存量非常少,远不能满足城内外军民所需。欲战无兵,欲守无粮,这是目前他们需要直面的问题。
宗泽在与王晨及赵谌交谈的时候,提的最多的就是这两个问题,必须要大量募集军士,加强开封的防守力量,必须筹备足够的粮食,以免出现大量的人饿死。
开封了防务急需加强,开封的秩序及生活必须尽快恢复。
在赵谌面前与王晨及张邦昌等人商量情况出来,只剩下两个人时候,宗泽很感慨地对王晨说道:“晓初,河东、河南一带,自发组织的抗金义军不少,许多规模还挺大,并且有一定的战斗力,要是能将这些义军招抚,那我们就不愁无军了!开封府存粮虽然不多,但短时间内还时不会饿死人的,这些义军所积的粮草不会少。如果能将他们招抚,那可以解决数个问题。”
这几天,宗泽已经打探了到了一些情况,也想到了一些主意,只不过一下子下不了决心而已。招抚河南、河北、河东一带的义军,壮大自己的力量,这是他觉得能解决现在困难最好的办法。只不过这件事他不敢当着张邦昌、范琼、王时雍等人讲,只能与王晨私下先交流。
王晨对如今的时局了解的并不多,他没那么多的渠道,对这个时代的事他只是略微知道一个大概的框架,但对具体的历史细节并不清楚,更不知道如今还有很多的义军活跃在黄河一线。听宗泽如此说,也挺是惊异,想了想后,道:“宗元帅,这事我并不是很了解,但要真的如此,黄河南北有数量不少的义军在活动,那能将他们招抚为朝廷所用,会是件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是宗元帅有招抚他们的办法吗?”
“那些义军虽然有一些是打着义军旗号,实际干着打家劫舍事的匪徒,但大部都是些不甘我大宋河山陷入金人之手的义士组成,相信以朝廷的面招抚,他们一定会听从定招,为朝廷所用的!”王晨的支持让宗泽心里踏实了一点,他也认定小皇帝赵谌在这一点上不会反对的。
他做的事,只要是奉皇命而为的,那样就是站在大义的角度上行事,不要担心什么人指责了。
听宗泽说的轻松,说话时候眼神也不是很凝重,王晨马上认定他这个同乡人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也马上答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