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开天辟地的创举,朱元璋立刻效仿!(第1/2 页)
无论是明朝,还是其他之前的中原王朝,无论战争是否来临,都会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
那就是边疆统帅的忠心程度。
边疆统帅平日里坐拥数万或者数十万大军,有这么强大的战斗力,是一把双刃剑。
他们既可以为国杀敌,也可以调转枪头,直接起兵造反。
历朝历代的皇帝心中都会有一个顾忌。
边疆统兵主帅到底靠不靠谱?
可皇帝又不得不去依靠统帅镇守边疆,防止异族侵略。
不得不防,也不得不用。
这就是最为尴尬的地方。
当然,中原王朝最不缺的便是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自然有各自的解决办法。
秦汉时期,边疆统兵主帅,基本都是由京畿周围郡县的世家豪族担任。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这些世家豪族就在朝廷和皇帝的眼皮底下,他们派出代表去担任边疆统帅,一旦边境出现任何反叛的情况,这些世家豪族便会被满门抄斩。
这算是一种变相的人质交换。
你一个人前去上任,统帅边疆大军,你的妻儿老小以及九族就必须要留在京城。
等到唐朝时期,节度使的出现,打破了这一规律。
然而,节度使的权力太大,在当地军政大权一把抓,很容易便会导致野心膨胀,最终起兵造反。
历经八年的安史之乱,就是节度使的权力过大造成的。
等到宋朝的时候,国君又想出一个新的办法,那便是削弱地方,加强中枢。
将全国最有战斗力的精锐部队,全部都集中在京城,指挥权牢牢把控在皇帝手中。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边防的军备力量,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这也就是为什么宋朝总给人一种软弱形象,好像不管是谁,都能上去踹两脚。
这就是宋朝的军事机制所决定的。
而且,自宋朝开始,中原王朝就采取以文治武的策略,边疆或者各地的军事指挥权,往往都在文官的手中,就是为了防止统兵的武人造反。
然而,绝大多数的文官完全不通武略,基本上就是外行指挥内行。
这种情况在太平盛世的时候,自然看不出弊端,可一旦发生战乱,指挥便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混乱,导致军队的战斗力急速下降。
哪怕再精锐的军队,经过一通瞎指挥,也不可能打胜仗。
在这两种机制的运行下,宋朝的羸弱形象便定格在了历史上。
等到明朝时期,朱元璋想到一个新的解决办法。
他敏锐的察觉到,边疆的统兵主帅,不管用谁都不靠谱,只有用自己家人才最靠谱。
因此,他大肆分封藩王,让自己的儿子替自己守住边疆。
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毕竟统兵权在自己的儿子手中,就算日后真的发生什么乱子,至少朱家的血脉还能继续维持王朝的延续。
不过,这个丰满的理想,经过朱棣的靖难之役之后,便彻底宣告破产。
朱棣是藩王起家,自然不愿意看到其他的藩王效仿他,于是便开始明里暗里的大力削藩。
可之前的藩王制度,就是为了镇守边疆,如今藩王被削,边疆的防守军备就必须要有人顶上去。
朱棣的办法简单粗暴,那就是自己上!
他这一辈子不是在征战,就是在征战的路上,将大后方扔给自己的儿子朱高炽,便头也不回的踏上了征程。
朱棣身经百战,而且是个战争狂热分子,自然可以这么做,但他之后的子孙却没有这样的本事。
无奈之下,朱棣之后的明朝皇帝,只能效仿宋朝以文治武的方法,将兵权和指挥权都交给了文官。
可不管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甚至是朱元璋和朱棣父子,都没有办法解决一个终极问题,那就是无法有效控制边疆统兵主帅。
不管是外戚、宗室、文官、武将,甚至自己的儿子,一旦当上边疆主帅,都会有非常大的风险。
但天幕里的朱由检,却给出了一条新的道路,那就是派遣一名忠心耿耿的大臣,到站前营地做思想动员,反反复复的告诉当地的将士们,他们的吃喝住行全部都是朝廷的恩典,是当今天子的心血。
如此一来,边疆的统兵主帅失去当今天子的许可之后,就不可能指挥得动那些大军。
“将思想和行动分开!?”
朱元璋瞪大眼睛,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