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2/4 页)
娘开始静下心来,盼着腊月十五到来,要亲眼验证这毕子究竟是不是自己的皇孙,当今的太子,一丝希望也再度来袭。
殿外,文图拦住符柔,不假思索问道:“郡主,你可是逐离了皇妃与太子?”
符柔欲言又止,愤愤问道:“你不也是暗藏心机,隐而不发吗?”
“哪里是?”文图焦急说道,“那日火场机缘巧合,我救了卓姬出去,不见其夫,以为公子,不,太子,不,是皇上遇难,可是见卓姬一口一个相公,才知她并不晓得皇上模样,将我当做了夫君,可是我能怎么办,只好应下来,又遇到多次非难,才逃到山中……”
符柔大吃一惊,这么说两人都不晓得那是皇妃与太子,有些怨恨自己起来,挪揄说道:“谁让你一开始就欺负我,令我觉得你是个卑鄙小人!”
文图一见话中有音,又见符柔委屈模样甚是可人,不自觉伸手抓住符柔,刚想安慰几句,不料被一声干咳声打断,连忙松手。
两人惊异抬头,竟然是潘王!他手中提着厚厚一本抄录之书,看来是临摹《孝经》结束,前来向太后复命。
“哼!”潘王鄙夷瞧着文图,“你身为母后贴身侍卫,可要洁身自好,如此形状可是有辱后宫清声!”
“是,王爷,”文图谨慎答道,“卑职只是情急之下有事相求芙儿,日后自不会造次。”
潘王不禁笑眯眯瞧着符柔,口中甜滋滋重复着:“芙儿,芙儿,好!”说着,便向符柔身前走去,那模样却似要出手抚摸安慰似的。
文图一见立即冲到符柔前面拦住,他知道此时符柔的脾性,心中早已恨透了这潘王,若再有轻浮举动,她绝不会轻易罢休,遂低头说道:“王爷,太后娘娘在殿内候着……”
“嗯?”潘王有些恼羞成怒,没想到小小侍卫竟敢拦住自己,眯起眼睛阴阴说道,“一介狗屁侍卫,也敢在本王面前大呼小叫?”
“王爷,侍卫虽小,也是太后娘娘的人,切不可口出瑕疵,以免污了娘娘的耳朵!”
“混账,广慈殿大,那是母后的居所,你这侍卫再高,也是母后的下人,你若再强词夺理,本王定要治你的不敬之罪!”潘王见那芙儿低头不语,怕在这娇娃面前辱了自己的声威,威胁文图说道。
“王爷有所不知,太后娘娘深喜王爷胸襟大度,方才准监国之职,王爷若是还未曾监国,就要到广慈殿治罪娘娘的侍卫,恐怕大有不妥吧……”
“你!”潘王哑口无言,狠狠瞪一眼文图,转身走向殿内,心里暗暗下了杀机:你就等着死吧。
符柔知道此时后宫纷乱不能出手,听到文图的嘲讽心中受用,不禁嘴角一挑,露出千载难逢的笑意。
“霍!”文图立即感叹道,“郡主这一笑真是好看,简直是闭月羞花!”
小佳人也是狠瞪一眼文图,连忙转过身离开文图,自己也不晓得为何脸却烧起来。
“不错,不错,”广慈殿内太后娘娘翻阅着潘王的手抄,看上去甚是满意,“看来吾儿甚是用心啊,这一字字都是方正顺畅,看来也深谙《孝经》之理啊,”说着,又看向潘王赞不绝口,“瞧瞧,潘儿这样子也是越发成熟,看着就知道将来必成一番大业啊。”
“谢母后夸奖!”潘王喜不自胜。
“皇儿啊,”太后脸上丝毫看不出厌恶,竟伸手抚着潘王的肩头,“这《孝经》里面有四个字,皇儿一定要牢记,那就是大孝为民,顺了父母兄弟远远不够,还要时刻惦记着天下子民,他们吃不饱穿不暖,你也就形同硕鼠,取人之食;而这天下呢,又能反过来孝顺朝廷,长此以往,才能江山永固。”
“母后说的是,儿臣一定谨遵母后的教诲,视天下百姓为己出,为其筹谋决断。”
“这就对了,”太后忽然神色凝重起来,“身为监国,统领文武百官,那可不是居家过小日子,你一句话,可能就让无数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一道旨意,就可能令一方百姓丰衣足食,齐声谢天,所以呢,做什么事要先琢磨琢磨,这天下的民众才不管你是皇上还是监国,只要他们的日子好了,五湖四海安宁了,你就是大天,高高在上的瞻首!”
潘王听到这里,心里别提多高兴,这可是为皇的口气,立即手舞足蹈应道:“儿臣一定谨小慎微,以母后的懿旨号令天下,安邦定国!”
“嗯,母后自是相信你。你皇弟恐怕短时间内不能理朝,不过呢,万事不可莽撞而为,一定要先顺着当下朝纲之制,切不可大刀阔斧更换朝制,那样的话,一定有人谗言,说你不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