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印光法师文钞白语解对照第一回(第5/7 页)
之义,全都吻合。于是将自己所证悟的佛法,彻底揭示,和盘托出,普遍泽施后世。使得大家依此而修持,以期望共同开悟、证得而已。
又所言初发心菩萨者,具有二义。一即博地凡夫发大心者。一即圆教初发心住,初破无明见法性者。
又者,所说的初发心菩萨,具有二义。一:就是博地凡夫,发大心的人。二:就是圆教十住位的初发心住,初破无明,见法性的圣人。
其所谓根尘识性,空无所有等。在凡夫地,欲趣佛果,必须先悟此理,方有实证。否则纵有修持,皆属有漏,不成菩提。
其中所说的“根尘识性,空无所有”等义。在凡夫地,想要趣向佛果,必须先悟得这个道理,方才有实际证入。否则,纵然有修持,都属于有漏法,不成菩提。
其所谓于一念中,遍于十方佛前,普兴供养,受佛法化。遍于十方众生前,随类现身,应机说法,普令三根,咸得利益。此则唯圆教初住菩萨,乃能为之。
其中所说的“于一念中,遍于十方佛前,普兴供养,受佛法化。遍于十方众生前,随类现身,应机说法,普令三根,咸得利益”。这只有圆教初住位的菩萨,才能够做到。
若不知其理其修,通于凡夫。必有高推圣境,自处凡愚之过。若不知大体大用,初住方得。必有未得谓得,以凡滥圣之愆。
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修持,是通于凡夫地的。必然有以圣境太高太难而推却,自己甘处凡夫愚昧的过失。如果不知道这个大体大用,要圆教初住位才能得到。必然有没有证得而认为已经证得,以凡夫滥僭圣人的罪愆。
了此则上慕诸圣,下重己灵。既无安愚之失,又无滥圣之咎。其直趣觉路,速到宝所,若操左券而取故物,夫何难之有。
了解这个道理,就向上仰慕诸位圣人,向下看重自己的灵识。既没有安守凡愚的过失,又没有滥僭圣人的罪咎。直接趣入觉路,快速到达宝所,如同拿着凭据而取回自己的物品,有什么困难的呢?
因此流通遍于中外。其后之得失因缘,具于初刻序跋中,兹不复赘。
因此这本书流通遍于中外。这本书后来的得失因缘,具体在初刻的序文中,此处不再多说。
蔚如徐君浙西世家,十世奉佛。君于幼时,即禀庭训,兼学佛乘。近于公暇,遍阅内典。得东瀛此书流通本,息心研究,见其错讹甚多,因取日藏校对,改正者有数十处,随即刻板,以期普利。
徐蔚如是浙江西部的世家子弟,十代都信奉佛法。他在幼年时,就禀受父教,又学习佛乘。最近在公务之暇,周遍阅览内典佛经。得到日本版的《随自意三昧》流通本,专心研究,见到其中错误的地方很多,因此取来日本藏经校对,改正的地方有几十处,随即刻板流通,以期望普利众生。
以(量)属同志,遂赠数本。因焚香敬阅,见其文义,多有不安。如云笼月,不见真相。窃念此书流传至今,经千三百余年,安得无讹。乃按文按义,略事修治。则直同云开月露,光体具呈。
因为与我有共同的志向,于是赠送几本给我。我因此焚香恭敬的阅读,见到其中的文义,有很多不妥之处。如云层笼罩月亮,看不见月亮的真相。我想到这本书流传至今,有一千三百多年了,怎能没有错讹之处。于是按文词义理,大略从事修理整治。就如同浓云散开,月亮显露,月光月体具足呈现。
文理俱畅,悦人心目。随以其本寄与徐君,深蒙赞许,即事重刻。又令作序以述缘起,(量)虽固陋,义不容辞。须知此刻,虽有修治,实无更改。不过正其传写之讹,俾还南岳本来面目而已。
文词义理都通畅,悦人心目。然后将这个本子寄给徐蔚如,深蒙他的赞许,就开始重刻。又令我作序以叙述缘起,我虽然闭塞浅陋,但义不容推辞。应当知道这个刻本,虽然有经过修治,实际上没有更改。不过匡正其中传写的错讹,回还南岳慧思大师此书的本来面目而已。
世有病人,医为诊脉,脏腑之虚实,尚能知之。况此文义显露,的的可据。岂不能知其赘脱错讹者乎。其大方家,必不以(量)之修治为失慎,而深见罪责也已。
世间有病人,医生为他诊脉,五脏六腑的虚实,尚且能够知道。何况书中文义显露,分明可据。哪能不知道其中多余脱漏错讹的地方呢?有精通教理修证的大家,必定不会认为我的修治是有失慎重,而见罪责怪我啊!石印普陀山志序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但以度生念切,救苦心殷,不离寂光,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