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但90年代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市值总额却超过了纽约证券交易所。拿不动产来说,据说皇居的地价比整个加利福尼亚州还要高。
东京证券交易所日经平均指数近10年来持续上扬,1989年冬季平均估价终于突破了39 000日元大关。在这一时期,股价市盈率高达80倍(当时,美国、英国、香港的市盈率为25—30倍)。大藏省预测:平均股价不久将升至6万—8万日元。日本举国欢腾:这是日本独特金融体系的胜利——外国金融体系一般以现金流为基础,而日本却以资产评估额为基础。
然而,一转眼功夫,股市开始狂跌。从1990年1月起,股价开始下滑。之后的2年中,竟下跌了60%之多,不仅跌幅大,此后也迟迟没有恢复。此后11年,股价至今仍未恢复,一直在1万日元关口附近徘徊。不管银行职员们怎样努力,“蟾蜍”的庇佑如何,尾上缝的帝国土崩瓦解了,她于1991年8月被逮捕。警方抄家后查明,初期作为贷款担保的存款证明是由和蔼可亲的银行分行长等人伪造的。尾上缝的破产招致债权人近2700亿日元的损失,引起2家银行倒闭,日本兴业银行总裁被迫辞职。之后,兴业银行自己也不得不被别的银行收购,以维持生存。被大众传媒称作“泡沫女王”的尾上缝,与银行经营者们一同锒铛入狱。
股价暴跌的同时,地价也随之下跌。1991年以来地价每年不断下滑,现在,只剩泡沫经济时期的约五分之一。除土地外的投机资产也发生贬值,跌幅尤其显著的是高尔夫球场的会员权了。鼎盛时期会员权高达1亿多日元,而现在却以不足当时10%的价格变卖。由于必须偿还会员几万亿日元的预交款,许多高尔夫球场的开发商濒临破产边缘。
怎么可能?
由于反复发放巨额贷款给尾上缝这种猎购股票和土地的投资高手,银行因不良债权的重压而喘不过气来。大藏省多年来一直声称不良债权总额为35亿日元,到99年才勉强承认该数额超过77万亿。但分析师们普遍认为:这一数额其实应该更高,而且到2002年将升至约150亿日元。与之相比,80年代美国储贷危机引起的那些危机简直不足挂齿。储贷危机带来的损失约16万亿日元,约占当时美国GDP的。据称,日本援助其银行所需开支占GDP的约23%,从所占比例来看,这一沉重负担乃是美国的近9倍。为了支援银行,10年来日本的利率一直被压制在最低水平,1999年又大规模注入了74 500亿日元资金,但是,偿付金融机构过度融资的进程却只完成了极少部分,只有约20%。
第四章 泡沫经济:追忆繁荣岁月(2)
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受打击最大的是印度尼西亚,但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鲁迪格·多恩布什却认为:如今日本经济状况严峻,其程度并不亚于印尼。“日本人恐怕会想:这怎么可能呢!他们觉得,日本国民勤劳,教育水平高于其他国家,拥有先进技术,并在世界范围内融资。在这样一个国度里怎么会有破产的事发生呢?然而,在1929年,美国也具备了同样优越的条件,但因为胡佛总统与联邦储备银行坚持推行错误政策,结果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大恐慌。
所谓“错误政策”是指什么呢?换句话说,成熟的股市为什么会完全脱离经济现状而运行呢?本该是社会精英的兴业银行职员们怎么会失去理性而去如此依赖尾上缝的“蟾蜍”呢?答案很简单。日本金融业的运作不是根据实际价值,而是依照官方命令行事。在现代日本,不仅是经济领域,从软件业到医疗业,几乎所有体系都存在类似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的现状就是个饶有兴趣的试点案例:手政府控制的市场如果漠视现实,将导致怎样的后果。在这一点上,日本这个案例似乎比分析苏联还要合适。
规则不同
90年代初之前,一直盛行一种说法:日本“独特的资本主义形态”被奉为一种新的范例,是对欧美的大胆挑战。事实上,日本的资本主义是建立在不同的规则之上。不管怎么说,50年来,股价、债券、利率基准都是由日本最强的政府机构──大藏省确定,无人违反。
日本金融体系以提供廉价资本,强化制造业为目标,在战后数十年中出色地实现了其目标。储蓄款以令人难以置信的低利率变成资金流入大企业(80年代后半期,日本资本成本约为),而欧美企业支付的利率最低也要5%,最高则超过20%。在其他国家,投资家、存款者会期望回报、分红等,在日本却完全没有。
大藏省最引人注目的魅力所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