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自家大儿子还没婚事,二儿子不急的,孩子们还小,将来的事儿谁说的准。王夫人想了想无法,眼见薛家也越来越好,自家是出了个娘娘,可是每个月往宫里砸钱简直是无底洞,所以她才想着和薛家联姻,宝玉和宝钗的婚事怕是不成,宝钗现在也是女官身份,那婚事是几大巨头说了算的,她还没有彻底脑抽,自己女儿上边还有更高的人呢。因为这样,她才动了薛螭的心思,十五岁立过功的三品御林将军,探春毕竟养自己跟前,要是能拢住这薛螭,照薛夫人和薛老爷对薛螭的心,这薛家也就拢住一半了。
其实贾母想法和王夫人差不在哪去,这件事王夫人报备过贾母的,探春贾母虽然疼,终究及不上宝玉和贾家的娘娘,这薛螭现在是有实权的职官,而不是当初那个商家之子,能为贾家拉拢一个盟友,所以对于王夫人的作为她也就默许了。不过贾母倒未想过宝玉和宝钗,虽然她那女婿现今态度不明,外孙女也被接走了,她对于宝玉和黛玉这对儿还是怀有很大希望的。
私底下如何风起云涌,薛螭没那个时间理会了,因为前脚刚送走又要回玉门关驻守的秦将军等几位将军,后脚他就要开始上班了。御林军里多是精英,虽然薛螭对自己个儿很有信心,但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仍然得抱着不能轻视任何人的心情的去上班了。
第一天,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事儿发生。不过在一群十八九二十来岁的大老爷们中间,薛螭的外表就显得有点子弱小,不过众御林军卫士听得这位小将军是战场上立功回来的虽然对着薛螭这个样子有些受刺激,不过也没有轻视,现下也就相安无事,一片和谐。
薛螭又在不经意间露过几手,震了一下这些精英们。而且,因为年纪小和另两位将军比起来更为亲民,所以渐渐的薛螭就和这些御林军中大男孩们混到了一起,和这些御林军们兄弟相称,也算是融入到了新岗位上。
薛螭这边情势不错,但薛蟠这边就比较麻烦。当初薛螭退出翰林院请为御史的时候,许多人并不很理解他,和翰林比起来,御史这就是个吃力不讨好还经常拉仇恨值的的活儿。其实也不是就薛蟠一个人特立独行的请为御史,和他同期的第四名名叫楚衍的年纪也和薛蟠差不多的一个人也成为御史了。
同在翰林院时,这两人就比较聊得来,年纪也差不多,在某些事儿上看法也很一致,所以两人一直是相见恨晚,这请为御史就是两人商量着一块干的。不过都当了御史之后,薛蟠才发现原来这楚衍曾受他们御史台的头儿本朝前探花现如今兰台寺大夫林海林大人的教导,家世清贵。连带着薛蟠在御史台也颇受林海林大人的照顾。可是御史这种活拉仇恨值一拉一个高,薛蟠又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架势,薛螭还是蛮担心他哥会被敲闷棍的。
薛螭从薛蟠口中得知此事的时候,一时间还觉得有点不适应,虽然自己的梦想就是改变薛家情况,目前来看情况还不错,不过这就是所谓的那啥效应来着,他上辈子文化不高,恍惚听过人说过这种情况,因为自家改变了,有些东西也跟着变了。比如,现在这样,林妹妹不仅不用成孤女,而且有本族姑婆教养,而且这位林大人还是自家大哥的顶头上司,这种感觉真的很微妙啊。
不过,薛螭也就这样想想罢了,他不会真的自大到认为这个世界因为他就改变了,或许有些事的确变了,那也不过是些小改变。对于薛螭来说,这是个真实的世界,不在是那本书。所以他从来没有放松的一步一步走,他这一世有骨肉至亲的亲人,他努力改变生怕行程踏错,所有一切功亏一篑,他从来不认为一个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虽然他从来都不靠所谓剧情过活,但是现在这个世界的改变,无疑让他有些对未来的走向没有了明确的把握,只得更加用自己的方式来努力。不过薛螭又想照自家这份势头,应该没什么事儿,薛老爷虽是商人但跟各种人打交道在很多事上看得十分透彻,比薛夫人一个身在内宅的妇女要强得多,现在薛老爷也健健康康的,对于薛螭来说,不管别人家怎么样首先保住自己的家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他并不知道,虽然他在人面前表现出出息儿子该有的面貌,可薛老爷知道,自己这个二儿子自幼忧思重有主见,好像一直在赶着干些什么事儿似的,而且又因为小时候那对僧道的话,所以他从不拘着这个二儿子做什么,一切按着他的意愿来,自己不过偶尔给个意见。现在的形势证明他这样做并没错,他这个儿子已经长大了,能够在他自己选的这条路上独当一面,薛老爷很是欣慰,但他也有担心,二儿子将他自己逼得太急,会不会出什么问题。但他看到自己这个二儿子每天即使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