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元586年),十八岁的杨广平调到淮南道行台省任尚书令。相当于今安徽省省长兼军分区司令。
同年,他又调任雍州牧、内史令。这两个职务都非同小可,雍州是紧靠首都京师(长安)的重要地区,后来改称京兆郡。雍州牧相当于清朝的直隶总督。而内史令则是宰相之职。
此时的杨广,已经权重一时,又兼父母的宠爱,不免渐渐对皇太子之位产生了点想法。
他有这种心思并不奇怪。其父杨坚原为后周宰相,靠着欺负孤儿寡母才建立隋朝。既然杨坚能抢夺后周皇子的继承权,他杨广为什么就不能抢夺杨勇的继承权呢?
况且,比起大哥杨勇来,杨广还有以下优势:
一、外貌比杨勇漂亮,更容易讨人喜欢。
二、文章比杨勇写得好,才华更出众。
三、性格比杨勇稳重,做事更叫人放心。
四、面相比杨勇更好。
需要讲明的是,这些因素可以使杨广比杨勇更得父母宠爱。但如果说,仅靠它们就能去竞争太子,那简直要叫人笑掉大牙。
不分析不知道,一分析吓一跳,竞争太子的难度大着呢:
其一、太子是国家根本。既然已经确立,按理没有过失就不能随便更换。你是皇子,人家杨勇也是皇子。对皇上、皇后来讲,手心手背都是肉,哪能说撤就撤啊?
其二、废长立幼乃天下之大不祥。鉴于前代袁绍、刘表同志的沉痛教训,皇上不到万一得已,不会轻易下这个决心。
其三、皇太子在位时间很长,身边的朋党仿佛山间的野花一般,开的遍地都是。这些人一定会力保杨勇不倒。
在杨勇的朋党中,最坚挺的人物当属高颎。此人有三大特点:
第一、他是辅佐杨坚建立隋王朝的###,深得皇上器重,权倾朝野。
第二、此人门生故吏众多,宛如一棵参天大树,根基极为牢固。隋朝几大重臣如苏威、杨素、贺若弼、韩擒虎等都是在他的推荐下,才得以为朝廷所用。
第三、高颎的儿子高表仁娶了杨勇的女儿为妻(以其子表仁取太子勇女)。也就是说,高颎这个政坛巨无霸跟皇太子其实是穿同一条连裆裤的。
如果说,目标有如月球一般遥远,那么杨广的野心就好比嫦娥一号。尽管要经历三次同步变轨,尽管很可能会因捕捉不到月球而永远迷失在浩瀚的星空,但杨广也准备冒险一试。因为杨广的词典跟拿破仑的是同一版本,绝不会收录“不可能”三个字。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煞费苦心,一步步迈向权力巅峰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3、步步为营(1)
第一步、与皇上、皇后的价值观保持“高度一致”。
隋文帝有什么价值观?崇文、尚武、发扬节俭。
他之所以形成这一价值观,倒非毫无原因。第一、崇文就是讲究管理。国家大了,没有管理不行。第二、尚武的背后是国家还没完全统一,需要军队出来做事。第三、中原刚刚经历战乱,国库空虚,提倡节俭的目的在于减小开支。
如此价值观,恰好是隋文帝雄才大略的折射。
比较而言,独孤皇后的价值观则显得极富女权主义色彩:她推崇专一爱情,痛恨男人纳妾,更痛恨男人跟妾室生下儿子。
杨广很清楚,自己既喜欢享受,又贪图女色。这些业余爱好,如果不加掩饰地张扬出去,一定会死的非常难看。尽管他个人觉得,父母的价值观比较怪异,甚至有些荒诞不经。但目前的关键不在于价值观具体是什么,而在于持有价值观的人是谁。这点非常重要。为了夺取继承人之位,他只得当起两面派,搞起了形象包装。
据说,有一次皇上、皇后驾临晋王府,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屋内家具全部是朴素的廉价次品,连蚊帐都素色的(屏帐改用缣素)。古筝、二胡等乐器虽然仍摆在案上,但不光琴弦断了,而且灰尘积起一寸来厚,明显很久没有用过(乐器弦多断绝,又有尘埃,若不用者)。接待的女佣全部又老又丑,服装也穿的很简单(唯留老丑者,衣以缦彩,给事左右)。
目睹此景,皇上非常高兴,认为杨广既简朴又用功,跟自己价值观比较符合(上见之,以为不好声色)。
皇后犹不放心,故意漫不经心地问道:“广广啊,你平时晚上都睡哪里啊?”
杨广早有准备:“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你永远搞不清楚明晚该睡在哪张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