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页)
江,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西部会合,建立革命根据地,打破敌人的围攻。
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分三路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毛泽东在向土城进军的过程中,和朱德、周恩来一起查看地形,建议在土城东面的青杠坡山谷地带,围歼郭勋祺的川军。战斗在28日打响后,川军遭受了重创,慢慢退却了,但是敌人的反扑却越来越凶猛,而且后续的四个旅迅速赶来增援。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
第29节:第九章:四渡赤水(2)
原来红军事先对敌情没有摸准,以为敌人是三个团,经过战斗才弄清楚,敌人的兵力比原先估计的要超过了一倍。在危急关头,毛泽东下令已经到达赤水的红一军团急速返回增援,又命令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赴前线杀敌,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毛泽东等决定,立即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向古蔺以南地区前进,在四川和云南边界的扎西地区集中,以后再寻找机会北渡长江。”
青青回复说道:“呵呵,敌人不是还叫着什么‘合围之势已成,必可一网打尽’吗?我觉得毛泽东的决定是很正确的,当时各方面的敌人都向土城方面集中了,想将红军一网打尽。这个时候红军腹背受敌,如果继续和敌人决一死战的话可能会全军覆没。就应该保存自己的实力,避开敌人的锋芒,主动地退出战斗,寻找机会再消灭敌人,这是军事上的果断作风。”
“是啊,由于形势急转直下,而且渡江计划又不太可能实现了,继续北上硬拼那不是刚好中了敌人的计吗?咱们红军才没那么笨呢。红军一渡赤水以后,仿佛一下子消失得没有了踪影,蒋介石正在发愁找不到红军,四川的军阀又发现了红军的踪影,这个时候,他们又整合军队,从南北两个方向逼近了扎西地区。然而红军还是从蒋介石部署的防守缝隙中消失了,这一次红军出其不意地掉头东进,准备再渡赤水,重新回到贵州去。”
“这是因为敌人的主力大部分都被红军吸引到了四川和贵州的边境,而贵州北部的兵力虚弱,于是红军就避实就虚,寻找有利的时机和地区消灭敌人,同时也把敌人远远地抛到了身后,让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的希望变成了泡影。”
“其实,当时有很多战士都很不理解,为什么又要走回头路?红军经过的地方到处都是森林,道路也是坑坑洼洼的很难走,而且沿途地区不怎么产粮食,连吃饭都成问题。沿途的气候也很恶劣,整天下雨,红军行军非常不方便。党中央就在途中发布了《告全体红色战士书》,趁休息的时候让大家学习学习。《告全体红色战士书》指出了红军挥师东进的目的和意义,号召全体将士发挥红军打运动战的特长,机动灵活地消灭敌人。红军必须经常转移,有时候向东,有时候向西,有时候走大路,有时候走小路,有时候走老路,有时候走新路,总之要在有利的条件下取得作战的胜利。战士们学习了中央这封信,经过了思想上的沟通,才重新打起精神,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红军重新出现在贵州,又打乱了国民党军队的部署,还引起了贵州军阀的恐慌和不安。敌人重新部署兵力,企图在娄山关或者遵义以北的地区将红军消灭。”
“不过敌人的期望又落空了!中央红军决定趁国民党的大部队没有到达的时候,就迅速击破当地军阀的阻拦,夺取娄山关,再次占领遵义城。红军在非常激烈的战斗中,五天之内就拿下了桐梓、娄山关和遵义,一举击溃了敌人两个师八个团,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青青补充说:“这次战斗给我们红军的士气以极大的鼓舞,还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让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国民党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蒋介石从汉口飞到重庆指挥战斗,他想要搞南北夹击,再将红军消灭掉。”
“红军三月中旬在茅台地区三渡赤水向四川南部前进,蒋介石以为红军要北渡长江,命令所有军队向四川南部进攻。可是红军迷惑了他们,派出一个团假装是红军主力大摇大摆地向四川南部逼近,把国民党的主力引到西面,真正的红军主力又趁国民党不注意,折向东北方向。”
“哈哈,春春,咱们聪明的中央红军将蒋介石的部队耍得团团转呢!”
“游戏还没有结束,精彩还在后面呢!红军在3月底又四渡赤水,红九团由马鬃岭地区向长干山方向假装进攻,引着国民党军到北面。红军主力继续南进,突破国民党的封锁线,渡过了乌江,巧妙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把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甩在了乌江北岸。蒋介石被弄得稀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