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部分(第3/4 页)
胜而归。
后来黄巢把宝剑挂在家里。一天晚上,他的老母亲也是好奇,不听平时儿子的告诫,偷偷地抽出宝剑想看看究竟,然而还没有等她反应过来,只见红光一闪,黄巢老母亲的头就掉了下来,宝剑又飞到黄巢山顶上去。
没有了宝剑,黄巢不久就战败了。
“『奶』『奶』的,有这么神奇?我倒要见识见识“纪纲满脸的不信,说着便要动手拔剑。
便在这时一声惊喝:“住手!“声音大如洪钟,萧琴直觉耳朵一阵嗡嗡直响,萧琴心道:”爷爷的,这人这么大的嗓门啊?该不会是练了河东狮吼吧?“
循声望去,但见朱权一身儒袍,满脸的倦容,正朝三人走来,左右两侧分别跟着三个魁梧貌丑的大汉,最左侧的那个汉字,年纪四旬上下,三缕垂须,一派儒生风范,刚才喝骂的正是他,右侧两位,一位高大强横,一看便知是武艺高明之辈。令一位同样身材高大,满脸的络腮胡须,若非他头上的两根麻花一般的鞭子垂直胸前,萧琴还真以为猛张飞在世了。
三人跟着朱权左右,刚才呼喝之人还用一双豹眼狠狠的瞪了一眼纪纲,显然刚才纪纲私自拔出宝剑的主动,让他余怒未消。
纪纲也不畏惧,冷哼了声道:“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一把黄巢剑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感谢给位书友们,小景决定再码字一章,所以各位书友们,不要错过哦!
第20卷 867章:宁王的反常
那人狠很的瞪了纪纲一眼,想说什么,被朱权挥挥手,硬生生的将想说的话屯会了肚子,萧琴瞧他样子犹如喉咙里卡着一根鱼刺一般,表情古怪,不由得觉得好笑。
朱权率领三人走到了萧琴的身边,微微冲着萧琴一抱拳道:“萧公子,本王来给你三位介绍三位好汉!“说着一指大嗓门的那人道:”朵颜卫头领脱儿火察!“
朱权尚未说完,萧琴三人身子一震,“朵颜三卫的威名,大明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听眼前之人居然是朵颜三卫头领,三人如何不惊讶!“
朱权和脱儿火察瞧三人脸『色』,得意的一笑,朱权又指着另外两个大汉道:“福余卫头领安出、泰宁卫头领忽剌班胡!“
刚才进来之时,萧琴只看最后的泰宁卫头领忽剌班胡一声蒙古人打扮,还以为只不过是朵颜三卫的一干小将,想不到来了竟然是朵颜三卫的统领,这多少让萧琴感到有些惊讶!一时也猜不透朱权葫芦里卖着什么『药』!三人相视望了一笑,萧琴心道:“爷爷的,朵颜三卫又如何,难不成还能吃了我不成!”
朱权似乎看穿了萧琴的心思,不待萧琴问话,微微一笑,道:“萧公子不必误会,本王今夜着三位统领前来,实乃有要事告知三位!”
萧琴一愣,心道:“爷爷的,这宁王变化的也太快了吧,今早还是一脸死活不造反的神情,怎么已到了晚上,主动前来投诚?这他娘的太 让人『摸』不透了!“萧琴狐疑的扭过头望了望身后的郑和和纪纲二人,但见二人同样一脸的疑『惑』,显然也有些适应不了宁王的变化。
“王爷有事请说,何必如何客气呢?“萧琴小心的应道。
“是这样的?“朱权叹了口气,道:”朝廷自削藩一来,便视我和四哥为心腹大患,如今四哥奉天靖难,一路高唱凯歌,而本王却被一干宵小之徒囚禁如宁王府,让本王好生不耐!“说道这儿,望了一眼萧琴,萧琴直觉那眼神有些猫腻,可哪里不对,他又说不上来,只好不答话,满肚子狐疑的听朱权继续说。
朱权吞了吞口水,忽然满脸忧伤,话锋微微一变,道:“说来惭愧,本王受皇考之封,受藩于大宁。大宁自古便是兵家要地,若本王虽四哥南下,大宁孤悬塞外,无所屏障,若是鞑子趁机攻陷,他日本王死后也无脸见父王于地下了,因此,昨日本王方才有所犹豫!”
萧琴三人默默的听着朱权再说,谁也没答话,一时偌大的庭院一片寂静。
朱权显然也没料到会冷场,尴尬的一笑,道:“还在昨日萧公子的一番话,让本王彻底醒悟了过来,当年太祖《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朝廷『奸』佞不除,大明江山便炭炭可危,区区一个大宁城又算了什么呢?故而本王这才召集三位统领,愿与四哥一道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