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1/4 页)
现,不要说皇上不可能不在意,就是许多世家肯定也想分一杯羹,要想让他们完全不搀和进去是不可能的,如何做还需要从长计议一番方可。
不然就算了,反正现在我们也不缺银钱,沈清夕有些失落,却也并非十分在意,她的嫁妆丰厚,娘家、夫家家境都不错,她也不是非得做生意不可,只是之前,皇后娘娘捎信来说看能不能想办法教导大皇子一些经济之道,我这几日才开始寻思着重新找些事做。
她及笄之前,皇后专门派了心腹簪菊姑姑来送插笄用的簪子,簪菊姑姑言谈间暗示皇后希望沈清夕能安排大皇子学习经济之道,按照宫里的规矩,现在几位皇子都在御书房读书,学的都是孔孟之道,皇子要到十二岁之后皇上才会视情况安排一些差事给他们,锻炼他们的处事能力,经济之道等等。
萧昱已经七岁了,皇后让他现在就开始接触经济事务,显然是在为将来铺路,希望大皇子能够走在其他皇子之前,毕竟他不是皇上最爱的皇子,谁知道将来皇上会不会为他安排差事来历练他,皇后认为与其等待不可预知的皇上的安排,不如自己提前安排大皇子的教育。
ps:
今天加了尾号8的作者群,发现大家码字都好厉害,阿藜每天只能码那么一点,十分惭愧。。。。。。。。。。。。l*_*l
第187章 聚会
这件事沈清夕和自己提过,顾照棠也觉得皇后的安排有一定的道理,大皇子现在和自己学习武术,偶尔沈清夕也会和他讲讲为人处事之道,但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子,甚至要坐上哪个位置,显然只会读书写字,或武术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足够的心机和城府来应付任何的突发事件,也就是说性格够坚韧,更要懂得经济之道,方才能让自己慢慢站稳根基。
虽说大皇子现在只有七岁,但恰恰是因为年龄小,正是学习的好时候,看沈清夕的意思,显然是不太重视这花草茶其中的利益,反而更希望能借由这件事让大皇子练练手,只是如何让大皇子参与进来,又不引起皇上的怀疑,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如顾照棠的猜测,沈清夕确实是想借由花草茶的生意来历练大皇子,毕竟这件事如果要做起来,需要安排很多事情,如花草茶制作的作坊,花草的来源,销路,销售市场如何安排,利益如何划分等等,事无巨细,如果这些事情的经过能让萧昱参与进来,即使不让他全部主导,或者做决策,光是旁观,也足以历练他,。
对于萧昱,她心里既有怜惜喜爱,也期盼他能尽快成长,毕竟顾照棠现在是大皇子的贴身护卫,如果没有意外,这辈子他都要绑在萧昱这条战线上了,虽说现在几位皇子还年幼,但端看宫里勾心斗角的情形,就知道将来的皇位之争估计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皇上迟迟不肯立太子的情形下。
两人商议半晌,一时也没有周全的主意,顾照棠安慰她:别着急,这件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明日既要回卫国公府。不妨找青扬他们商议一番,你不是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吗,说不定能有意外的收获也未可知啊。
沈清夕也只能按捺下来,见春草取了花茶回来,两人稍微休息一番方才从寺庙出来。
次日一早,夫妻二人禀了江氏,带上准备好的礼物,回了卫国公府,因前几日就派了周嬷嬷回府说过。因此这日沈家兄妹中除了远嫁的沈清歌,其他人都聚在了一起。
沈清夕、顾照棠二人先去给沈老太爷请安,老太爷如今日子过的舒坦。儿子、孙子皆有差事,卫国公府又一反之前的颓败气象,老人家整日里就是钓钓鱼,散散步,调养调养身体。日子过的悠闲自在。
见到沈清夕,老太爷自是很高兴,在他的心里,一直非常坚信了无大师的话,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要不是眼前这个孙女。沈家现在还不知道是怎样的境地,又哪来如今的风光,更何况。沈清夕的做法不仅带动了沈家的发展,还使得皇上改变了对勋贵世家的态度,很多世家家主心里都明白,是因为他们沈家的原因,皇上才开始重新使用世家子弟。因此他们对沈家自有一份尊重在,这也无形中使沈家在勋贵世家中的地位变的有些超然。
陪着老太爷聊了会。又去给大老爷、大太太、二老爷、二太太请了安,方才往沈青翔夫妻居住的院子而来,这次聚会安排在了他们的院子里,是因为宋蕾儿临盆在即,不方便到处走动。
兄弟姐妹、姑嫂妯娌之间互相见了礼,顾照棠和沈青扬、杨子谦、沈青翔等人自去前院书房,走的时候,沈清夕以眼神示意顾照棠别忘了商议正事,顾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