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老爷的想法倒和妾身的不谋而和了,我前日也和二姨娘说道着要请一位教养嬷嬷来家里教导姑娘们呢,老爷常在外头跑,您看着请位夫子来教导家里的少爷们,妾身去请位嬷嬷来家里教导姑娘们吧”是李氏温柔的声音
清夕知道这是沈佑堂在屋里了,正琢磨着直接掀帘子进去会不会唐突,突然听见沈佑堂叹了口气,“这请先生和教养嬷嬷来家里都要好生供养着,一年四季的节礼并四季衣服等,家里又要花费好大一笔,而且临近清明,还要忙祭祖事宜,夫人先筹划筹划府里的银子可够?”
清夕听到这话,收回了要掀帘子的手,站在廊下发怔,堂堂的卫国候府,难道还缺银子花?莫非自己穿到的这家已是强弩之末,光剩个空壳子了?这时听见李氏的声音想起,“府里所剩的现银确实不多了,这祭祖是大事,银子的支出自然要紧着祭祖了,请先生和嬷嬷的花费我再想其他办法筹划吧,实在不行,就让徐妈妈拿几件上好的首饰先典当了应付过去就是”
“哎,没想到我们堂堂的卫国侯府传到我这代竟然要没落了,”沈佑堂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哀伤,“这两年我和二弟丁忧在家,也没有什么俸禄,那俸禄虽少,多少也能应急不是,也都怪我无能,想当年,我们沈家这么多的庄子和铺子,竟然。。。。。。。,哎,不提也罢”
清夕听到这里再不明白就是傻子了,看来这卫国侯府是真的曾经辉煌过,这府里的亭台楼阁,假山湖泊想来就是历代扩建下来的,只是到了沈老太爷这代,不知什么原因家中经济日益捉襟见肘,清夕想起自己穿过来这么多天,所见侯府上下,上至主子,下至仆人穿衣打扮,日常饮食并不见奢华,原来以为是因为在孝期不好奢华,现在看来并不是这么回事。
这时心婉从正房后边的回廊转过来,看到清夕站在廊下发呆,眼里闪过一丝诧异,上前施礼,“三姑娘您怎么在廊下站着?”清夕笑笑说,“刚走过来,正要掀帘子呢”,心婉咿了一声,“打帘子的红儿去哪儿了,这丫头,又不知野到哪里去了?”
“心婉姐,对不起,对不起,我肚子不舒服,去了躺茅房”梳着双丫髻的红儿气喘虚虚的跑了过来。这时屋里传来一声咳嗽,然后李氏的声音传出,“谁在外面呢?怎么不进来?”
“回太太话,是三姑娘来请安了,这就进去,”心婉答道,转头又对红儿笑骂了一句,“你这丫头,不会贪吃吃坏肚子了吧,下次不许这样了”然后掀开了帘子请清夕进去。
清夕一进门,就看到正厅的上位上坐着一位三十岁左右的瘦削的男子,典型的国字型脸,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挺拔的鼻子,双唇紧抿,有种不怒自威的气质,这肯定是沈佑堂了,清夕上前福下身去;“给父亲,母亲请安”
“夕儿起来吧,听你母亲说你已经大好了,可还有不舒服的地方”沈佑堂的声音低沉中稍带一丝温柔。
“已经大好了,这两天养的都有些胖了”清夕略带一丝撒桥的对着沈佑堂和李氏娇俏的笑了。
“这丫头,病好后性子反而比以前活拨了些,依我说,就该活拨些,才八岁的孩子,哪里就那么沉静了”李氏笑笑说,心里忍不住又想起了无大师那几句话来,心里忍不住叹息,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可能会为沈家带来什么富贵尊荣,要说有,可能也得再等几年,兴许嫁了贵人才能为沈家带来富贵尊荣,只是眼下家里的困境不知该如何处理。
清夕自然不知李氏此刻的想法,更加不知道沈家上下都以为她能为沈家带来的富贵是因为她命中注定要嫁给贵人,这样自然能改善沈家的困境,这也不能怪沈家,毕竟古时候一个女孩子所有的尊荣都来自于她的夫家。清夕如果此时知道了这些事情,后面自然会掩其锋芒,韬光养晦,这样也不会惹出后面的故事了,这却是后话,此时的清夕却还忙着观察和适应自己的新生活,经过几天的适应,现在清夕对李氏说话已不再像刚来的时候那么拘束了,偶尔也会学二姑娘撒撒娇,体验有亲人的感觉原来是这样的美好。
“三妹妹一直都体弱多病,性子也很沉静,现在变得活拨了最高兴的就是母亲了”沈清妙笑着走了进来。
接着王姨娘带着大姑娘也来了,进门看到大家都在,脸稍微红了红说“给老爷、太太请安,妾和大姑娘来晚了”
“也没什么事,一家人不用客气”李氏的声音越发温柔,“大姑娘、王姨娘坐吧”
大姑娘谢了坐,在沈清妙下首做了,李氏旁边的徐妈妈机灵的搬了个绣敦给二姨娘,二姨娘温柔的看了沈佑堂一眼,落了坐。这徐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