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大谈长生不老神仙术,并主动求见了秦始皇。
关于方士徐福的考证
(见原书第一章之《徐福》)
这个因为胆大包天而名传千古的人,就是徐福。《史记》等正史上记为“徐巿”,后来不知怎么通作“徐福”。可能后来人着眼于他成功地欺骗了秦始皇,出逃成功,总算为齐国出了一口恶气,算是修成了大福吧。可见这个人的手眼心术非同一般。
徐福是齐国海边的一个方士,这是没什么争议的。有争议的只是这个人更具体的籍贯以及最后的出航地。有人认为他是胶东半岛南部人氏,也有人认为他是蓬黄掖即今天龙口一带的人。至于出航地,从古航海学的角度来看,也只能从龙口或蓬莱湾过海,先抵辽东半岛,再逐海岛链往东,这样才能不断规避风浪和补充淡水,最终抵达朝鲜或日本。当时的航海条件也只能如此,因为徐福出航的时间整整比哥伦布早了一千七百多年。所以说这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大事件,虽然最初只是求仙寻药的借口,最后却从许多方面产生出了历史的大意义。
徐福要取得秦始皇的信任,就得冒着杀身之祸把谎撒圆。以前的方士试了多次,结局是身首异处。秦始皇修长城,平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干的都是前无古人的大事,是所谓的大手笔。这样一个人对一些谈天说地的海边怪人随手杀上一批,应当是很小的事情。但现在的问题稍稍有了不同,就是他已经年老体衰,自觉来日无多了,豪气虽然还在,但已经不像过去那么长了。他几次来东方巡视,其中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想亲眼看一看神仙出没的大海,心里想的依旧是一件最最要紧的事情,那就是长生不老。
这之前他也服了不少丹丸,可能有些效果,但功效不能持久。受道家异术的影响,他还试过其他一些不可思议的健身法,如有的书上说他甚至接受过采阴补阳的损招。一切极端的方式都试过了,还是不能阻止衰老的脚步,那就得下更加坚定的决心了。想一想以他这样的身体和年纪,坐着一辆马车从咸阳赶到胶东海边,那该是怎样的长途苦旅。可是这在他看来差不多是和死神赛跑。所以这一次他就近与徐福谈论寻找仙山的事情,内心里还是抱了一个很大的希望。
徐福不仅有多次出海远航的经历,精通大九洲学说以及诸多方士的技术,还一定会有相当高明的表达力。直到今天胶东都流行一个说法,即“黄县人的嘴”,说的就是这个地方的人特别会说话,有超人的说服力。徐福对秦始皇说了求仙之苦、多次不成的症结所在:海里由于有大鲛拦路,根本不能靠近仙岛。他认为要想一举成功,必须再做更周到更严密的准备,把困难和艰险想得更足才行。他提议要打造更坚固的楼船,形成一个浩大的船队,并且要配备最好的弓弩手,还要载上五谷百工和三千童男童女。
他提出的船队和粮草武装之类今天倒好理解,但把那么多童男童女拉走就不好琢磨了。这种明显的移民嫌疑,秦始皇怎么就没有察觉呢?这次大王竟然一口应允了,命令从广大地区寻找面貌娇好的男童女童。今天有人推论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即徐福当时要以祭祀的理由说服对方,说既然是一桩伟大庄严的求神使命,那就需要非同一般的仪式,到时候需要最隆重的生人祭。他以献给海神一大批美物为借口,生生把三千青春运到了海外,这真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可是他真的成功了。
秦始皇也许是为了验证徐福的话有多少真实吧,记载中他亲自率人沿大海走了一遭,从古黄县一直走到东邻的福山,然后又去荣城成山头,还亲手射杀了一只大鲛。这使他对大鲛的存在以及拦路一说深信不疑。这次东巡,除了射鲛,他还登上了龙口的莱山,这在当时是一座名山,上面是月主安居之地,建有一座月主祠。他祭了月主,然后又祭了阳主,阳主在荣城成山角,那是海的最东端,是太阳最早照亮的地方。
秦始皇登基之初就上了泰山,搞过声势浩大的封禅活动。可见他对于神是多么敬畏。这在现代人看来有些愚昧,觉得他在浪费工夫。其实无论是帝王还是平民,有所敬畏总比没有要好。敬畏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修葺自己的内心。毫无敬畏的个人和群体往往是非常可怕的。徐福利用了秦始皇的敬畏之心,而他自己也是充满了敬畏的人。现在胶东一带还有许多当年徐福出海祭祀的地点,一些关于他率船队出海之前举行祈祷仪式的记载。方士本来就是言说鬼神的,这种言说对他们来说不可以看作是一种策略,而是真实的认识、是一种世界观。大海深处出现的海市蜃楼现象,还有无边无际的大水,对他们都是无尽的想象和神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