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将少数民族学生分散式分配到各个学校,保证他们生活在汉族学生堆里。假使本省少数民族学生偏多、汉族学生偏少,可以通过糖衣政策从外省调进汉族学生,并把少数民族学生调出本省(同理,可以通过糖衣政策招引汉族迁入汉化率偏低的省份)。
4 于放假其间在少数民族地区及民族学校开展与文艺、体育相关的课外活动,尽量延长学生在校时间,从而消减家庭对其影响。
附加政策:对一切以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发行的书册提高征收的税钱。
汉府不谙治族策,汉丁空怀报国心。写到这,不禁开始因自恋而感抑郁。
像我这么个有构思又有理想却就是得不到实践机会的天才,纵然老天无暇悲悯,我也应自哀自叹:时不与我。
难道我能做的,仅此而已吗? txt小说上传分享
5 民族斗争
民族,总在斗争中发展,发展中斗争。在这场没完没了的斗争中,焦点问题便是生存与发展……而这一切的根基则是领土。
是的,一个没有领土的民族,意味着没有国家政权。一个没有国家政权的民族则注定要多灾多难(要么流浪……就像当年的犹太人;要么被异族同化;要么用枪杆子打出政权)。
所以,领土转化成了斗争焦点。为了领土,两个从未打过架的民族可以抄家伙见面、两个曾经是铁哥们亲的国家也会翻脸(当然也有不翻脸的例子……即丢地皮的一方装孙子)。
因为,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帕默斯顿)。
于是,一场没完没了的辩论赛展开了:辩论焦点还是领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同一片领土,到了俩个国家嘴里却冒出了不同归属。
但事实上,追根溯源地讲句公道话:这片土地不属于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他不会是任何一方的固有领土。因为,世界地图并不是人类诞生的第一天就全盘划定。今天的世界地图,是N多个民族经过漫长的扩张与N多次的分裂的最终结果(我这么一说,不了解我的人恐怕就拿当我分裂分子了)。
姑且按着我这套领土虚无论说个典型案例:台湾问题。生活中不难看到更不难听这样一句话:“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很遗憾,我要毫不客气地泼盆冷水:少扯蛋了!
等我泼完冷水,肯定又有人要拿历史说事。但,我还是得让他们遗憾第二次。
照着目前史料来看,汉族政权与台湾最早的挂钩记录当属三国时代。按教科书的屁话讲就是“孙权派卫温去夷州,加强了内陆的联系”。想验验这话有没放屁,方法很简单:看历史原材料(摘自《三国志》吴主传)。
“二年春正月,魏作合肥新城。诏立都讲祭酒,以教学诸子。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还。”(个人推测,亶洲应该是指日本)
应该说,这段材料写得味道很淡。但是请注意最后一句……这话可是吃起来淡咽下去香:“但得夷洲数千人还”。
得人还之啊?这人是怎么得来的?这几千人在夷洲好端端住着为什么就跟你卫温走了?这是很个有意思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合理解释恐怕说来不好听:卫温当了一回人口贩子(到底是人家主动跟他走的概率大,还是他主动拐卖人口的概率大,读者自己斟酌吧。反正我是倾向于后者)。
也就这样,大陆与台湾进行了第一次“友善”联系。而那位抢了数千人回家来交流文化的卫温则被孙权拎走了脑袋。
但比这滑稽的还在后头。不知又是哪位高人再次发扬创新性思维……搬出元清两朝来证明“台湾∈中国”(当年蒙元设了澎湖巡检司,管辖流求和澎湖;满清设立台湾府,并把台湾划给了福建)。大哥啊~你给我省省脑袋吧,那两段日子里头世界上存在中国政权吗?中国已经亡国了(这样欠修理的历史逻辑好比在说:印度人曾在某年某月把领土扩张到了英伦三岛)!
好吧,就算中国曾在N多年前的某个日子里占了台湾,那又能说明什么?今天的中国要吞了日本,是不是再过个十年八年就能对世界宣布“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中国曾与N年N月N日与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