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十里缟素(第1/2 页)
第二百三十七章
十里缟素
乾元三年,云琅率南疆大军与南蛮在白沙岛展开决战,长达两年的南疆战乱终于被平息。
此时,汜水关内外,十里缟素,一片肃穆。整座城被白色覆盖,四周挂满了白绫和挽联,仿佛整个天地都为了那些英勇献身的将士披上了哀思的衣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火味,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无尽的怀念与敬意。
早晨天刚微亮,南疆百姓便已经开始自发地聚集在汜水关前。
他们穿戴素服、手持香烛、花环,从各个村庄赶来,只为送上一份心底最深处的哀思。人群沿街而立,井然有序地准备参加这场盛大的祭奠仪式。
一队队士兵列成整齐方阵,他们身着兵甲,神情肃穆,每一个步伐都带着沉重的纪念。
云琅和萧正南亲自抬着一樽棺木走在队伍的前方,棺椁里只有几片碎裂的衣衫,这是那些被炸死的战士唯一能够找到的遗物。
他们走过街道,两侧百姓纷纷垂泪,低声祈祷,为那些英勇献身的将士送行。
随着队伍缓缓行进,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肃穆与缅怀。经过祭典台,将士们依次上香祭拜,人群中不时传出低低的抽噎声。
许砚清站在高处,带领所有人默哀,他深吸了一口气,声音沉重而有力:“今日,吾等以至诚之礼,送别忠烈诸君。彼辈为国捐躯,扶危定乱,殚精竭虑,虽九死而无悔。英魂已去,然浩气长存;慷慨赴义,为万世楷模。今斯祭奠,以昭慎终之敬,以慰来者之心。”
随着许砚清的话音落地,全场陷入了一片静默,只有微风轻拂白绫的声音在空中回荡。肃穆的气氛笼罩着每一个人,百姓们双手合十,自发为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魂祈福。
队伍继续前行,将士们依次上香祭拜,每一炷香都寄托了他们对战友深切的怀念与敬意。
一位老人拿着一把佩剑,步履蹒跚地走到祭台前,他轻轻抚摸那已然锈蚀的剑锋,眼中涌现出无限哀思。老人缓缓俯身,将佩剑放在棺木旁,
说道:“吾儿安息,尔今虽化作尘土,但英魂长存。父心痛然,泪洒襟前,愿九泉之下,无苦无忧,与先贤共佑我疆。他日再聚天上,亦盼子平安喜乐。”
在队伍行进中,有位年迈的母亲抱着一件斑驳破旧的袍子,她眼含泪水,不住地喃喃自语,“我的儿啊,我来看你了,你可还记得娘亲?”她把袍子紧紧贴在胸口,仿佛可以感受到儿子的温度。
当队伍来到碧波岛时,夕阳正好洒下金色光辉,将整个岛屿染成一片柔和明亮。在这片青翠草地上,每个墓穴都已挖掘完毕,等待迎接那些英灵归宿。
当棺木被小心翼翼放置于第一个墓穴中时,人群中的低泣声顿时响起,一些孩子紧握父辈的手,好奇又敬畏地望向这个神圣庄严的场景。
云琅站在墓前,没有说话,但脸上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他用尽全力叩首三次,那沉默却震撼人心的一刻,让所有人泪流满面。
在无声中,每个人都低下头,为那些英雄致以最崇高敬意。不少母亲失声痛哭,她们从未真正放下过自己的儿子;孩童们则认真聆听长辈讲述这些英雄事迹,从而铭记心中。
夕阳的余晖洒在碧波岛上,空气中弥漫着满满的哀思与敬意。所有人都低头默哀,每个人心中都涌动着对那些英灵无尽的怀念和崇敬。这片青翠草地上,即将成为忠烈英魂们最后的归宿,苍穹下回荡着悲壮而宁静的气息。
就在这一刻,一位老兵缓步走到墓前。他双手捧着一面破旧的战旗,那是他与战友们共同浴血奋战时所用,他用颤抖的手揭开旗帜,轻轻放在棺木旁。然后,他深深鞠躬,眼中泪光闪烁:“兄弟们,如今,只能让它伴你们长眠于此。”
不远处,一个少年静静站立在父亲身边,他看着父辈们那坚毅而悲痛的神情,耳边响起的是母亲对于哥哥生前故事的低语。少年眼中闪过坚定之色,他明白了这些英雄为了何故牺牲,也更懂得自己未来肩负的责任。
当每一具棺木都安然置于墓穴后,人群开始缓缓散去,但那份悲伤和敬意却久久无法消散。
一些百姓自发留下来帮助整理现场,他们希望给予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一个最美丽、最洁净的安息之所。
几个妇人拿出随身带来的花束,细心地摆放在每一个新添土冢之前,她们用绢帕擦拭着脸上的泪水,一遍又一遍地低声祈祷。
云琅和许砚清两人站在高处眺望,不远处碧波岛上静谧祥和,而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