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治水妙法,四海传扬(第2/3 页)
陆子的威名。他看着被众人簇拥在中心的陆子,心中不禁升起一股莫名的妒意。他走到陆子面前,皮笑肉不笑地说道:“陆大人果然是治水奇才,下官佩服,佩服……”他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阴冷,“只是,这治水之功,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还望陆大人日后莫要辜负了皇上的期望……”
淮河之行结束后,陆子的治水方案如同春风般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各地官员争相效仿,纷纷派人前来学习取经。陆子的府邸门庭若市,每日都有络绎不绝的官员前来拜访,请教治水之策。陆子也不藏私,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并根据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
曾经门可罗雀的陆府,如今宾客盈门,热闹非凡。陆子起初还有些不适应,但渐渐地,他也习惯了这种忙碌的生活。看着那些官员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正在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改变着这个王朝的命运。
夜深人静,陆子提笔给远方的杜氏写信,将自己的成就和喜悦与她分享。“淮河水患已解,百姓安居乐业,我的治水之法如今已传遍四方,各地官员皆来学习,我亦倾囊相授,不藏私。此番成就,虽有我之功,却也离不开你背后的支持与鼓励。你曾言,愿我为国为民,造福苍生,如今我正在一步步实现这个愿望。”
数日后,陆子收到了杜氏的回信。信中,杜氏的字里行间充满了骄傲和喜悦。“君之成就,妾亦感欣慰。君之才华,终得施展,妾深感荣幸。君之仁爱,泽被苍生,妾心甚慰。望君珍重,勿忘初心。”读着杜氏的信,陆子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知道,无论自己走到哪里,杜氏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这天,陆府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来自西北边陲的官员,名叫李牧。李牧带来了当地严重的旱情,希望能得到陆子的帮助。陆子热情地接待了他,并详细了解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他发现,李牧所在的地区虽然干旱少雨,但地下水资源丰富,可以利用地下水来灌溉农田。陆子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新的灌溉方案,并亲自绘制了图纸,详细讲解了具体的实施步骤。
李牧听得如痴如醉,对陆子的才华和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激动地说道:“陆大人真乃神人也!有了您的帮助,我们西北的百姓就有救了!”他小心翼翼地将图纸收好,像对待珍宝一般,生怕弄坏了。临走前,他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对陆子说道:“陆大人,您的治水之法,在下一定会妥善保管,绝不外传……”他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贪婪,“毕竟,如此珍贵的秘籍,若是落入他人之手,岂不可惜……”
李牧话音未落,一旁一位身形魁梧,满脸络腮胡的官员便重重地哼了一声。“李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陆大人一片赤诚,将治水良策公之于众,造福天下百姓,你却想据为己有,莫非是存了私心?”这官员名叫赵勇,为人正直,嫉恶如仇,在朝中颇有声望。
李牧脸色一变,强辩道:“赵大人误会了,在下只是……只是想先研究一番,再推广开来……”
“哼,研究?我看你是想借此邀功,中饱私囊吧!”赵勇毫不客气地揭穿了他的心思。其他几位官员也纷纷附和,指责李牧的贪婪行径。
陆子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暗叹。他早就料到,这治水之法一旦传开,必会引来一些宵小之辈的觊觎。他淡淡一笑,说道:“诸位大人不必争论,这治水之法并非什么秘籍,不过是些经验之谈,大家若想学习,尽管来问我便是,我定当倾囊相授。”
李牧见自己的心思被识破,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尴尬地站在原地,不知该如何是好。他原本想借着这次机会,将陆子的治水之法占为己有,回去后在当地推广,以此博取功名,没想到却被赵勇当众揭穿,如今颜面扫地,只得灰溜溜地告辞离去。
送走李牧后,陆子回到书房,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这治水之法虽然有效,但并非万能,各地情况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他必须想办法将这些经验系统化,才能更好地推广开来,造福更多百姓。
就在这时,脑海中突然响起熟悉的系统提示音:“恭喜宿主完成任务:治水有功,声名远播!奖励特殊治水工具蓝图三张:新型水闸设计图、高效水车设计图、精准水位测量仪设计图。”
陆子心中一喜,这三张蓝图正是他目前急需之物!有了这些工具,他就能更有效地治理水患,造福更多百姓。他迫不及待地打开系统面板,仔细查看这三张蓝图。新型水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