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页)
昨天俺一随便吆喝,还真有位乡亲来浇了一桶水!俺代表龙庄子村民,向这位不知名的乡亲致以无产阶级崇高敬礼!晚上还有一章。'
………【第028章 别出心裁的种植】………
贾珍珍,这个从江南逃难来的女人,身上蕴含着江南农村文化,也可以说“长江文化”。她流落到这个华北大平原上,在这个古老的龙庄子生存下来,已经是个不小的奇迹了。
华北大平原上,处处洋溢的是北方粗犷文化,也可以说是“黄河文化”。冬天凛咧的北风,春天干燥的气候,夏天遍地的泥泞,秋天南飞的大雁。这种环境,不知贾珍珍是怎么适应过来的。从16岁逃难来到村子里,12年来,她宛如一滴长江水,早已融入滔滔黄河里了。
不过,她的身上,还是难以完全退去一个江南妹子的灵气。
同样是种菜,她种的就和别人不同。
别人家的菜地,要么是不规则的圆形,要么是不规则的方形,甚至根本就谈不上是什么形状,也就是借院中或院外房前屋后的地势,有什么形状就种什么形状,只不过是翻土播种施肥浇水而已。
贾珍珍不是这样。
她家院子,在这个村里比较大,因为她的公公那一辈,是个大地主。土改时把他的房产和地产充公了,只留下这栋房子给老地主住。这栋房子在老地主的全部房产中,不是最大的,最大的那一栋,当然不会给他留下,被用作村委会办公的地方了。留给他的,是当时不大也不是太小的房子,即使这样,院子也是不小的了。
老地主就一个儿子,他死后,他的老伴不久也死了,剩下一个地主的儿子,那年月又有哪个姑娘肯嫁他。到这地主儿子38岁时,贾珍珍逃难来到村子里。
那时,贾珍珍是个要饭女,身上披着个破麻袋片,头上缠着块破毛巾,两手和脸上都是黑乎乎的泥土,浑身散着难闻的几年没洗澡的难闻味道。
第一次来到龙庄子,要饭要到哪一家,那家不是人来哄她,就是放狗咬她,要了七八家,也没要到一口饭,主要原因,是贾珍珍走错村子了,这龙庄子,太穷了。
贾珍珍没要到饭,还让王二子家的狗咬破了腿,正是冬天,血很快就冻住了,血块和腿上破裤子的布条冻在了一起。
贾珍珍实在饿极了,也冻极了,冒着漫天大雪,趔趔趄趄地到了村南的打麦场上,在一个麦秸垛前停下,钻进被牛羊啃出的麦秸垛洞里,伸手从雪地上抓了几把雪,从麦秸中拣了几粒了霉的麦子粒充饥,然后就半睡半昏过去了。
那时候文化大革命还没起,各家各户还有自留地。这个麦秸垛就是龙小井家打过自留地的麦子后垛在这儿的。因为快过年了,龙小井的娘来麦秸垛前掏麦秸,作为柴禾来用,年前蒸几锅年糕和馒头。刚掏了一把,小井娘就下了一大跳,怎么麦秸下面有个软乎乎的东西?
定神一看,原来是个“要饭花子”。
要是换个心肠硬的,兴许就不管了,自家口粮还不够吃呢。可是,龙小井的娘是村里心肠最软的一个,就是一个要饭花子,也不能活活冻死饿死呀,老人家掂着双小脚,回家把龙振清和大儿子、二闺女叫来,几人一起动手,把贾珍珍抬到家里,放到热炕头上,烧了锅热水,给冻昏的要饭花子解冻。
解开这个要饭花子那又破又臭的衣服时,一家人才现,原来是个女孩子。
那一年,龙小井一岁,还在吃娘的奶呢。营养不够,娘的奶水也不多。但即使这样,小井娘也从小井嘴里省出奶水,连喂三天奶,把贾珍珍救了过来。
小井家,连同龙振清过世的头房媳妇生的一个儿子,加上二房媳妇生的两个儿子、三个闺女,共是六个孩子。虽说大儿子成家自立炊火、大闺女嫁到外乡去了,但家里人口还有六个,已经够小井娘忙活的了。怎么安顿贾珍珍,一家人讨论来讨论去。
小井娘出去喂猪时,看到邻居王大贵,就是那个地主的儿子。这小子正操着一把大扫帚,在院门口扫雪,还捎带着把小井家门口的雪给扫了,小井娘心一动,回屋就说:“要不,让这女孩子和王大贵成家,行不?”
龙振清一听,看看在外屋刷锅的贾珍珍。龙振清的心思很明确,把贾珍珍嫁给38岁的王大贵,倒不失为两全其美的事,只是,贾珍珍她愿意不?毕竟,两人年龄想差太多了,22岁啊,说不好听的,那地方儿子给贾珍珍当父亲都够了。
当初穿着一身臭臭的破衣服、浑身散着难闻的味道时,贾珍珍没引起人们的注意,等到小井娘给她洗把干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