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军索要这架飞机,中国硬是说没有这架飞机,最后不了了不之,我军搞回来于1966年开始进行研究,这就是后来的直7。
直7的上马研制,可以说从上中央,下到参与研制的人员,无不对直7寄予厚望,大家都是憋足了劲,一心要把这玩意弄上天。
直7的研制是在极其保密的环境开始的,抽调了中国直升机科研领域的精英中的精英,其保密措施的级别不亚于中国的第一颗核弹的保密级别。
这里四面环山,山头被繁茂的植被覆盖,从高处往下看,整个山谷中间就象是一块盆地,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简易公路通向外界,几幢不高的建筑散落在谷地,让人怎么也想不到这就是直7的研制基地。
但是,如果你熟悉这里面的情况,就会发现这里的秘密。
整个基地由一个连队的兵力担负警卫,在基地出口建有高高的围墙,上面拉有电网,在此设有大门哨,24小时都有两名荷枪实弹的哨兵警卫,进大门后有两条公路,一条通往警卫连,另一条公路往里走约2公里,这里是进入基地后的第二道关卡,同样由两名全副武装的哨兵警卫,整个基地可以看到来回走动的巡逻哨,为了防止从山顶潜入,山顶设有瞭望哨,另树林中专门布置了潜伏哨,可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保护,可以看出对这个基地的重视程度。
远处传来车轮声,大门哨兵精神一震,很自然地将胸脯挺得高高的,说实在话,这山沟沟虽然景色不错,但人要是在这地方呆久了,就会感觉到很无聊,每天都在这大门守着,很少见到有人来过,今天怎么会有车来,不由得提高了警惕,睁大了眼神望着车声传来之处。
车进了大门,朝基地驰去。
山沟里从此热闹起来,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车进进去去,哨兵也感觉到这守大门也不是那么无聊了,哨兵从来没有问过这些人进去后做什么,进连队的时候他就背得滚瓜烂熟了,“不该知道的不问,不该说的秘密不说,……反正有十多条吧。”
据传闻,有一个排长不信邪,平时大大咧咧的,口无遮拦,无意间说多了一句话,最后被判了十年刑。
一晃进来的人都快十年了,哨兵都成了老兵油子了,全连最老的兵,连长都换过了,就他还在当他的兵,普普通通的一个哨兵。
直到1979年6月份的一天,这天哨兵看到来了好几辆小车,后面还跟着几辆大客车,客车是空的,可能是准备给人坐的,哨兵按往常一样查看了证件,被证件上的人哧了一跳,这地方从来没有来过这么大的首长,有多大,哨兵也不知道,反正他当兵见到的首长就是连长,哨兵在连长面前是个兵,那连长在这些人面前也只能算个兵。
这些首长进去后呆了大半天,出去的时候发现大客车还是空的,怎么会没有人坐车呢?
天黑了,整个山谷静悄悄的,哭声,从基地内传来,哨兵不由得警惕起来,怀疑是不是自己长年紧张,得了神经衰竭,使劲地摇了摇头,可以肯定还是有哭声,先是一个人,紧着两个,三个……越来越多,最后是一片的哭声。开始还是抽泣,紧接着是放声痛苦。哭声在静静的山谷上空来回飘荡。令人听之动容……
第二天,来了几辆车,把里面的人全接走了,哨兵发现,这里又平静了下来,回到了几年前的样子,很少见到车进来。
多年后哨兵才知道,他原来警卫的就是直7的科研基地,听到哭声那晚就是科研人员得到直7下马的消息后失声发出的,说实话,哨兵也为那些科研人员感觉到心酸,几年的时间全泡在山沟里,进去后从没有走出来过,就在里面默默无闻地努力着,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进去到出来就是三十了,眼看离成功根本就没有一步之遥了,说不搞了就不搞了;换做谁谁都没有办法接受这个事实。
事实就是事实,谁也改变不了,直7在当时下马是必然的,怪它出生得不是时候,可以说是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埋没了它。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对于一个刚刚经历了多种磨难的国家来说,是百废待兴,很希望能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上的支援。
1979年2月,中越自卫还击战打响,这是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拿着同样的武器,吃着同样的大米,然后在战场上进行你死我活的战争,两支军队同样都打败过世界上装备最强大的美军,可以想想,这样的两支军队交战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就如同一个人在和自己的影子作战一样,自己会打败自己的影子吗?中国军队还要面对的是敌手背后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