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2/4 页)
“哈哈哈,”头目忍不住笑出来,摆头示意手下押着母子二人回府,“别说你爹,就是你家祖宗恐怕也救不了你,走!”
毕子见吓不到官衙们,声音不由自主消沉一些:“不知者无罪,我与娘从没听说过这个规条,为什么凭空抓人?”
领班已经很不耐烦,边催促众人回府边烦躁嘟囔着:“走啦,有话跟官爷说去!”
“等等,”卓姬仗着胆子喝道,“我们母子触犯皇法,定会有律条责罚,可是你们身为朝廷官兵,皇城脚下,将这无辜小贩打成如此模样,伤痕累累,起身不得,总该有个说辞吧?”说着,她手指畏缩在地的商贩。
百姓们一听有道理,又跟着吵嚷起来,随着人聚得越来越多,哄闹声也就越来越大,终究有人偷偷埋怨起朝廷来,自打皇上染病,这百姓们就没得一天好日子,人心惶惶,岌岌可危,云云。
衙役们一见势头不妙,纷纷高举兵器,喝令众人散开,再次把怒火散发到卓姬身上,大声吼叫着:“犯妇逆子,即刻回衙门!”
街前群宵小,獐目不识人,押解皇后子,摆尾弄笑嗔。母子惊遭变故,一下子失去方寸,刀剑就在眼前,不敢不从,卓姬害怕起来,文图千叮万嘱不准私自外出,没想到第一次偷偷跑出来就遇到这等祸事,心里咚咚敲鼓,使劲捏着毕子的手准备随着衙役们前行。
“娘,为什么不准叫这名字?”毕子一边走悄声问母亲。
卓姬茫然摇摇头,一知半解答道:“许是人家官衔大,不容得老百姓叫这个名字!”
“哪有这个道理?!”毕子不满地摇着头,独自嘟哝起来。
衙役们拥簇着卓姬母子欲要离开现场,可是人群散开的速度越来越慢,甚至偶尔还向前涌过一步半步,周围已经开始出现愤怒声音,官兵们费了好大功夫,仍然没有离开商贩几步,他们逐渐感到恐惧,有的便冒出汗水。
渐渐地,兵民终于呈现出僵持状态。
“让开──”一声锣响,远处冲来一群侍兵,身着皇家黄装,气势冲天。
第七十五章 长街跪
人们立即让开一条通道,谁都知道这些人是无论如何也惹不起的,再者京民们仍旧尊敬依赖着皇室,皇宫侍卫身份特殊,到哪里当然畅通无阻。几十人的侍兵随在一员老将身后,那人正是敬梓!惊闻密探禀告,皇城外有人冒充皇后与太子已被京衙捉拿,此事非同小可,立即带人赶来。
“参见敬侍官!”衙役终于见到救星一般,纷纷恭声道。
敬梓未予理睬衙役的恭维,慢悠悠瞧向卓姬,细看之下大惊失色,“文夫人?!”敬梓倒退一步,随即额头冒出豆大汗珠,按照文图所言,文夫人一定知道皇上去向,刚想发问又止住,此地不敢轻易开口,刚毅的老将嘴唇瑟瑟发抖,又是一声,“文夫人!”
随着惊讶呼叫,众衙役索索收起兵刃,悄悄放入鞘内,忐忑不安起来。
卓姬这才发觉是公子的侍卫,立即上前一步,刚要开口被毕子拉了一下臂膀提醒,也是意识到危险,这身着扮可是宫中的武服,昔日听闻公子之言,涅公子之母与太后娘娘有很深的渊源,可是谋害公子之人至今没有下落,或许就来自宫内,眼前侍卫不得不防,遂俯身施礼道:“大人,一别之后我们母子便独居京城,未曾听得名讳的规矩,”她知道聂将军令自己隐姓埋名的理由是为了防止芙郡主的追杀,可如今郡主已经变身公主,早已是一家之人,所以再无隐瞒必要,“实不相瞒,民女卑名卓姬,孩儿也并非萌儿,实名为毕子,当时因为有隐情,才更名改姓,还望大人见谅,如果确实违背朝廷的规矩,我们母子即刻就可以舍弃本名,念在你我有一面之缘的情分上,再者毕子还小,万望大人从轻发落。”
“哪有如此巧合的事情……”敬梓喃喃说道,眼前母子名讳竟与当今皇后、太子同出一辙,再次盯向毕子,那圆乎乎小脸又与皇上小时候一模一样,他迷惑起来,刚要盘问,却一眼瞧见毕子手腕上的铮亮金镯,像一头发狂的狮子般扑过去,顾不得周围人的疑惑,老将军瞪大双眼把持住毕子的手腕,刚刚抬起查看,一下子脱开手,老茧昏黄的双后不住颤抖,“这是太……太……”,这分明是太后的贴身之物,半晌方镇住神情,毕恭毕敬问道,“小公子,你这金镯从何而来?”
毕子忽然想起那日贵夫人赐予金镯时的嘱咐,不解地回答:“娘亲说,我未出生的时候就在娘的身边……”
敬梓猛然抬起头看向卓姬,顾不得将卓姬吓得连连退后,双腿已经有些颤抖,连声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