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有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能在今天的社会中脱颖而出。爱迪生说过,“如果你年轻时就没有学会思考,那么就永远学不会思考。”对于年轻人来说,学会独立思考已经是当务之急。
不断施压,挑战极限
曾在《南方都市报》上读到一则短消息,消息说,在深圳举行的一场“新榜学子”经验交流会上,在前来“取经”的上百名青少年中,竟然有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母亲的带领下也来取“高考经”。家长称这种做法是“从小熏陶”,目的是“将来也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
我相信,这种取经的场合一定不会缺少刘亦婷的家长,不管刘亦婷是在小学三年级还是初中三年级。可以说,从刘亦婷出生开始,刘亦婷的家长就开始盘算她18年以后的高考大计了。为了高考这个目标,他们可谓殚精竭虑。也正是在家长这种未雨绸缪之下,刘亦婷很小便开始感受当尖子生、考重点、读名牌、当状元这样层层加码的压力。
“晓得不?你这一小张纸,值两万五啊!”
“晓得不?你这一小张纸,值两万五啊!”这是刘亦婷考上重点中学后老师说的一句话。学习这两个单纯的字眼,如今竟然可以用金钱来换算。在这样的心态下,孩子们会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吗?
骄阳似火的8月,外语学校发榜了,我赶快带着婷儿去看榜。负责发录取通知书的老师睁大眼睛在花名册上找了一会儿,抬起头来说:“刘亦婷,考取了。”刚才还紧张万分的婷儿猛地抱着我又是笑,又是跳,情不自禁地大声欢呼着:“妈妈!我考取了!我考取了!”那位老师也高兴得把婷儿的录取通知书甩得“唰唰!”直响,说:“晓得不?你这一小张纸,值两万五啊!”
(引自《哈佛女孩刘亦婷》增订本第220页)
看着上面这段绘声绘色的描述,想像着刘亦婷欢呼雀跃的样子,我想到的却是那些没有考好、被迫交纳高昂择校费的学生,对他们来说,学习更像一件沉重的工作,一件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负担,他们在还没有成年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做了家长的童工,他们要通过学习这件工作帮助家长回收他们的高昂投入。刘亦婷一家得意的背后是更多家庭的愁眉苦脸……
“比别人更努力,重当尖子生”
我们早就帮婷儿分析过:你就读的小学在成都市并不是最棒的,你能在全市的竞争中战胜许多一流小学的对手,说明你是很有潜力的。现在你们享受的都是同样的教育资源,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只要你继续保持“比别人更努力”,一定能在高水平竞争的条件下重新成为尖子生。
为什么我们如此强调“重当尖子生”呢?因为在外语学校升高中的时候,还有一次严峻的淘汰。婷儿这一届凭成绩被录取的,加上花钱来读书的初中生,一共两百来人,只有80人能成为计划内录取的高中生(可以升入外语学校高中部)。能跻身这80人之列,就意味着肯定能考上一所重点大学———事实上,婷儿这一届毕业生百分之百考上了重点大学,另外附设的保升大专的“议价班”,也有很多人考上了本科甚至重点大学。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由于中国的班级人数太多,老师没有时间在每个学生身上平均用力,他们只能用“抓两头,带中间”。如果想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与指点,婷儿必须奋力冲出中间地带,成为“领头羊”,才能被“牧羊人”更多关注,更多鞭策。
婷儿小学就懂得这些道理,加上青春期更重视被外界认可的心理,她比父母更渴望以品学兼优得到老师和同学的青睐。
(引自《哈佛女孩刘亦婷》增订本第233页)
刘亦婷的家长似乎很懂心理学,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正是需要被认可的年纪。但是,他们恰恰选错了这个被认可的目标。我们想想,如果刘亦婷资质有限,无法当上“尖子生”呢?这时的她会拿什么来认可自己呢?
“尖子生”是个典型的应试教育思维下的提法,遭诟病已久。早就有教育者提出,把学生分成尖子生、普通生、差生这样的三六九等,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会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也会使一些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很大打击。
我们再来看看这种三六九等的分法有何依据吧。那些尖子生是创造力旺盛、素质全面的学生,还是富有个人魅力、品质高尚的学生呢?都不是,在那些奉升学率为圭臬的学校里,衡量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考试分数。而且,老师们对那种创造力旺盛的学生不仅不重视,而且要压制、打击他们的创造热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