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页)
墙的厚度在这个时候很关键。
而10米长的框架涵分配梁厚度只有80cm,两米高,要顶进25。8米的框架涵,危险性极大,舒城直接将分配梁改成了2米厚,高度不变。
这个时候,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墙太薄,完全可以在墙后面垫东西,让这堵墙不夭折,不是一样可以保证安全吗?
的确,在施工中,分配梁后方,有支撑的东西,一般都是浆砌片石后背,就是为了防止分配梁被顶飞。
但是,即便有浆砌片石后背,或者说钢板桩防护,如果分配梁太薄,在分配梁和滑床板交接处,随着框架涵的重量增加,也很容易折断。
就好比顶箱子过程中,墙后面摆放了重物,足以让分配梁不会被顶飞,但是如果墙太薄,墙和瓷砖之间连接的地方,却很容易折断。
所以,分配梁的厚度,也极其重要!
当然,分配梁后面的浆砌片石后背,同样重要。另外一个地方,就是刚才提到的,墙和瓷砖交接处,他们连接的地方,这个地方没处理好,很容易折断。
到工程上,就是滑床板和分配梁连接的地方,这个地方没处理好,很可能导致整个施工工程功亏一篑。
舒城对于这一点没想太多,直接在滑床板和分配梁既有连接钢筋的基础上,每隔1米增加一根长5。5米,双头带180度弯钩,直径为22mm的螺纹钢。
螺纹钢的一头挂在分配梁后方的钢筋网上,另外一头伸入滑床板3。5米,这个距离,已经伸入了框架涵的底下,这也是为了安全起见。
画完大体的框架图之后,已经是凌晨三点二十了,舒城关上电脑,才躺下休息。
第七十三章 烂根
泰州十二月初的天气有些阴冷,舒城今天专门穿了一件皮衣,便带着水准仪来到了施工现场。
三天前施工队已经进场,前两天都在建设临设,盖板房、布置钢筋加工厂及整理便道。
今天准备开挖基坑,一大早,大型挖掘机已经到场,同时到场的机械还有两台装载机。
因为挖出来的都是土,外运显然不合适,别看只是一个预制基坑,也有800多方土方,正好往后的路基填筑要用到土方,魏建的意思是把这些土方先储存起来,等路基填筑的时候,看能不能利用上,这样购买土方便少了,为项目部减少成本。
其实说实话,舒城来现场也没啥活,由于施工队没水准仪,这水准仪是舒城给施工队用的,至于技术交底和现场的作业指导书,在两天前已经交到了施工队技术负责人手里。
今天来现场,只是指导一下施工,提醒一下施工队要注意的问题。
更何况舒城今天也没时间呆在平改立工地,信号楼那边今天拆模,试验室那边已经预压了试块,强度合格,符合拆模要求!
来到现场之后,舒城再次给现场的负责人张小云和施工队技术负责人颜工交代了一下标高,这个标高的计算是从轨底开始计算的。
轨底就是轨道的底部,从轨底往下83公分,便是框架涵的防水层顶,所谓防水层顶,顾名思义,就是框架涵顶部做的防水的顶,防水层一般是10公分左右,按照一定的排水坡向两侧排水。
减去排水坡厚度之后,再减去涵洞顶板厚度、净高、底板厚度、润滑层厚度滑床板厚度以及滑床板下方需要铺设的10公分碎石垫层,就是需要开挖到的标高。
至于锚梁的深度,从这个标高继续往下挖出锚梁的深度便可以了。不过舒城不认为一天时间内,施工队能把基坑全部开挖完毕。
安排完之后,舒城便来到了信号楼的地方,老韩在这里坐镇。
韩照学的是房建专业,对于涵洞、路基、线路这一块,完全不懂,框架涵那边他也很少过去,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信号楼这边,除非舒城叫他,才会走上一回。
舒城刚进入信号楼工地,韩照便找上了他,看韩照的面色,想来是发现了什么问题。
现在韩照也学聪明了,发现问题他不第一时间去找施工队,而是向舒城反馈。
“怎么啦韩工?”舒城眉头微皱,上前问道。
“舒部长,你去看看,这些柱子下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烂根,必须让施工队马上处理,不然上级领导来检查,发现了可是要下通知单的!”韩照低声对舒城道。
烂根,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根部烂掉。
而在施工单位,烂根比蜂窝麻面严重,蜂窝麻面混凝土缺少的还不多,烂根却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