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3/4 页)
言,到也有理。只是太后诏书已下,我怎好食言,失信于天下?”
赵匡胤道:“主公何不效仿明宗李嗣源?”
郭威道:“此话怎讲?”
赵匡胤道:“当年李嗣源率兵攻入京城,自有称帝之心,却不便直言。李嗣源自称监国,独断朝政,迫使百官拥立为君,皇袍加身。末将以为都督也可先自称监国,再寻皇位。”众人闻听皆赞成此计,郭威得此妙计,到是雄心膨胀,决议监国理政。
三日后,郭威假造太后懿旨自称监国,而太后深居后宫不知朝事,郭威奏道:“朝廷历经战乱,百废待兴,群臣为天下苍生着想,才拥立为臣监国。”太后信以为真,遂将诰书曰:
“枢密使郭威,救朝廷于安危,保大汉之血脉,虽诰书已命另择新君,却不得天下归附。天道在北,人心靡东。刘氏气数已衰,当禅让于郭威,方是顺承天意。”
诏书颁出,朝中百官皆奏请郭威称帝。公元951年,郭威在开封称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广顺,谥号周太祖,史称后周。
郭威篡得后汉江山,后汉宗室多数被贬为候,屈从于后周,唯有河东节度使刘旻颇不自安,此人乃是刘知远的堂弟,被封在三晋。自郭威建立后周,刘氏宗族皆寿排贬。
刘旻唯恐自己官爵不保,便招来谋士郑珙问道:“刘氏暗弱,天下已归郭威,我宗亲皆遭排贬,军师可有良策教我?”
郑珙道:“时事已乱矣!晋阳兵雄天下,且地形险固,三晋十州征赋足以自给。公为大汉宗室,此时若不自立,日后必为人所制。主公可北依契丹,西和党项,南向以争霸中原。”
刘旻道:“军师之言,正合我意。”遂令上供征赋,收纳豪杰,籍户壮丁充当兵源。在后周建立不久,刘旻于当年以光复后汉之名,自立为君。刘旻自称大汉世祖神武皇帝,国号为汉,沿用后汉年号乾祐,史称北汉,乃是十国之一。正是:
中原梁唐晋汉周,十国而今列春秋。
华夏分裂就此止,只待英主一统收。
有道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楚国素来向中原纳贡称臣,郭威起兵讨伐刘承祐时,楚王马希萼拥戴后汉朝廷;到郭威建立后周之日,马希萼唯恐郭威兴兵南下,便派使者向南唐皇帝纳贡称臣。
马希萼有个弟弟名叫马希崇,官居楚国大司马,总揽朝中政事。马希崇得知楚王向南唐称臣,便往宫中求见马希萼。希崇奏道:“近来得知王兄向唐主称臣,可有此事?”
马希萼答:“却有此事。”
希崇道:“愚弟以为此事万万不可。那唐主李景素有一统江南野心。向唐称臣,乃是养虎为患,与狼共舞。”
马希萼道:“孤王与唐修好,如同三国吴蜀联盟,郭威盘局中原好比曹魏。成其三足鼎立之势,方可保我楚国无忧。”马希崇见王兄不停劝慰,别告辞转回。
马希崇回到府中,将朝中两个同僚请到府上。一个名叫徐威,另一个叫陆孟俊,此二人皆是楚国大将,在朝中与马希崇结为死党。马希崇对二人言道:“我王兄贪图安乐,心中并无一通江南之心,大丈夫在世若不一统天下,岂不可惜?”
陆孟俊问道:“楚王既无平天下大志,我与徐威愿共保大司马取代楚王。”陆孟俊一语正是说到马希崇心理,徐威也劝马希崇夺取王位,三人之心一拍即合。
楚王马希萼王宫戒备森严,护卫众多,马希崇久久不得篡位机会。这几日,荆楚之地突降瑞雪,楚王马希萼纵观雪景,以为这是祥瑞之兆,便召集宫中美人大摆豪宴,聚于端阳门。马希萼素来偏好女色,宫中佳丽有三千之多,奢侈淫逸那是自然。
马希崇得知此事,急召陆孟俊、徐威二人来见,言道:“楚王在端阳门外会宴宫娥,不曾防备。我欲趁此时废掉昏君。”陆、徐二将连声赞成。
马希崇以大司马之职,调出虎符,点齐精壮士卒三千人,交与徐威。大将徐威趁着月高夜暗,率这一千士卒分兵三路,左右两路伏于酒宴两侧,虚伪亲率中路绕进端阳门,登上城楼。
马希萼饮酒正酣,突闻一声信炮,夜空之中划出一道火光,两侧伏兵杀出,酒宴大乱。马希萼抱头就往端阳门,却见城门尽闭。,马希萼对城上上急声高呼:“我乃楚王殿下,快开城门!”
大将徐威在城上答话:“请楚王稍等!”徐威命几个弓手拉弓上箭,对着马希萼就是一阵乱射。
幸好马希萼钻到桌子下面,才躲过一死。一阵混乱,楚王马希萼被乱兵生生拿下,捆绑押至徐威面前,马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