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2章(第1/2 页)
..”
“住口,什么疯病不疯病的,你从哪听来的这些谣言,别让我知道是哪个乱嚼舌根的败坏渊哥儿的名声,你看我收不收拾他!”谢老夫人厉声道:“渊哥儿不过是坏了条腿伤心罢了,时日久了他自然也就接受了,小孩子脾气不好,兄弟姐妹间有磕碰也正常,不正需要你们做父母的好好教导!”
柳氏被骂得往谢濂身后一缩,心道我哪里说错了。
不仅是这家里,连外边的人都知道呢。
可她哪敢再开口,只能委屈地抹了把眼泪。
谢老夫人盯着柳氏道:“渊哥儿他虽身有残疾,日后估计也无法科考进学,可渊哥儿脑子聪明,你们将他好好抚养长大,将来打理家中产业未必不是个好帮手,这不比从乡下带个笨小子回来强多了?”
闻言至此,谢濂知道母亲已经下定决心,如今不过是通知他们一声而已。
他心中苦笑,当初分家他没得什么好处,如今不仅白得一个儿子,还给了份丰厚的家产,说起来还赚了。
“儿子知道了,劳累母亲为儿子打算,儿子日后定将渊哥儿视如己出。”谢濂道。
“老爷.....”柳氏急得脸都红了,却只敢拉一拉谢濂的袖子,谢濂安抚地拍拍她的手。
谢老夫人只当看不见他们的小动作,点点头道:“你知道我的苦心就好,只有家中和睦,家族才能走得长远。”
她顿了顿,又安慰道:“濂儿,你大哥一家总会记得你的好的。”
谢濂应下,谢老夫人随即跟他们商量起了谢渊过继的程序事宜。
告知族老,宴请宾客,这些都要先要有个章程,半日过去,二人同谢老夫人用了午饭,这才告别。
回家了路上,柳氏只觉得天都塌了,可婆婆认定的事就没有改变的可能。
她神色恹恹,无精打采,直到回家进了房关上门,又把丫鬟婆子都撵了出去,谢濂这才开始宽慰她。
“如今集英中举,家中已不同往日身份了,若后面考中进士,咱们谢家就真的彻底摆脱这商户的身份了。”
柳氏脑子简单,她搞不懂这跟自家有什么关系,反正他们都分家了。
谢濂只能细细跟她讲:“集英没考上秀才前,咱们家光是打点县里的官老爷们都要花费多少银子?一年年这么下来,咱们家累死累活,倒全孝敬给他们了,你看二姐她们嫁妆多又如何,那些正经人家谁会跟咱们商户结亲,不也只嫁了个乡下汉子。”
“可集英考中秀才后,不仅娶了大名鼎鼎的南阳萧氏家的女儿,虽然是旁支吧,可她爹如今可是正经的官身,萧氏一族枝叶繁茂,手底下露一点都够咱们用的了,如今咱们家也算是攀上了萧氏这颗大树,等云姐儿长大了,说不定也能给她说个正经的读书人呢。”
柳氏听到这心中一乐:“说读书人?你想什么好事呢。”
谢濂继续道:“这有什么不行,只要集英还是萧氏的女婿,他们总会帮衬着把他扶起来,哪怕日后集英考不上进士,可是他如今已是举人,要是他岳家那边给活动活动,做个主簿也不是难事,到时候咱们谢家走出去,也是官宦人家了,给云姐儿说个读书人算什么难事。而且渊哥儿日后养在咱们家里,集英看在这一层上,也会帮云姐儿一把的。”
柳氏听到这里,心中不安消散了大半,可她还是不明白:“可干嘛过继给咱们家呢,老太太舍不得将他送回乡下,家里这么大地方,随便分个院子给他养着不行么?”
谢濂想到那世家出身的侄媳妇萧氏,而自己虽然脑子没有大哥他们好使,但因庶出的身份也从小被嫡母忽视防备,他猜想这里边也许有谢老夫人的考量。
或许,她是要给萧氏一个承诺,萧兰娘可以让他们通过自己攀上萧氏,可她的儿子必须是谢家的继承人,而不是那个妾室的孩子。
谢濂还不知道自己糊涂一世,这回竟误打误撞,给他窥到了其中一丝真相。
可是知道又如何,就算谢渊是被放弃的棋子,他谢濂连棋盘都上不去,改变不了任何事情。
既然无法改变,那就接受。
乐观是谢濂最大的优点,不过是多养个孩子,他们家也不缺这口饭吃。
谢濂不想妻子对谢渊太过排斥,并没有将自己的猜测告诉她,只是安慰道:“到底是集英的孩子,从前母亲和大嫂她们多喜欢渊哥儿啊,哪里舍得就这么送回乡下去。渊哥儿那孩子你以前不也夸他聪明伶俐,惹人疼爱嘛。”
柳氏听着只觉得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