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页)
时起他也就开始了他的草莽生涯。
后来918事变鬼子占了东北三省之后还不过瘾,又进犯热河省,那汤二虎汤玉麟虽然在张作霖帐下成天是呜呜渣渣,七个不服八个不愤,但是一遇到鬼子,那顿时就软蛋了,部队全面溃败,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鬼子当时那个乐,心说这地盘得的太容易了,但是当他们第一次闯进石明信沟这条山沟之后,却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亏,被王老凿领着手下的联庄会当头来了一顿抬杆大洋炮,当即是晕头转向头破血流抱头鼠窜。第二次又被打得死伤无数,据说还有一个叫伊藤的鬼子大官搭上了命。小鬼子当时恼羞成怒,本以为偌大个东北都已成为皇军的臣民,这个小小的山购竟敢不驯,于是,不惜重兵再次进犯。他们闯进石明信沟,虽然多数人都跑了出去逃离了鬼子的魔爪,但是还是有三十多名青壮年被鬼子给抓住拉走了,当时鬼子行至大车户沟,便开始进行惨绝人寰地进行了屠杀。霎那时,寒光闪闪,血流成河,三十多条人命就成了鬼子的刀下冤魂。待到人们把尸体拉回村子,整个村子一片哭声。此情此景,王老凿身为当地几个村的首领人物,外加死的都是自己的乡里乡亲,当时愤怒至极,从此下决心和小鬼子血战到底。
要是放现在,这王老凿跟电视剧当中那些脑残导演拍摄出来的打不死的英雄也有的一比,只是可惜当年这王老凿已经是六十多岁,外加面向普通,估计是一点明星气质也没有了。不然那些导演肯定不会放过他的。导演不会放过他,当年鬼子更没放过他,话说那一年秋天,日寇突然进村,王老凿他们当时正在收割庄稼,见鬼子进来了,当时不慌不忙,放下镰刀是边打边撤,那次敌人来的人多,附近大小山头全是日本兵。老凿他们仗着弹不虚发的枪法,总算突出了重围。当他们撤到山外,突然有人来报告:“你三儿子王俊峰在后山坡上中弹身亡,尸体已经被大伙抬回来了……”当时王老凿一听,又悲又气,立时要冲出去和日寇决一死战。四老凿王文玉把他劝住:“大哥,不能蛮干,敌人人多,我们人少,再说,敌人还会报复百姓……”老凿好不容易才消了气,接着抱头痛哭。说着,
1940年,日寇对石明信沟周围地区实行封锁,这又是很毒的一招。可是,王老凿没有低头,他在沟底盖了几间石房,办起了弹棉花的作坊。据传,当时方圆百里以外的百姓都偷偷躲过敌人的眼睛,翻山越岭赶到这来弹棉花,长长的队伍一直排到半山腰,常常等到一两个月才能轮上。此外,王老凿还在村子北边开办了一个帽铺……敌人的封锁又失败了。
日寇夺去了王老凿几位亲人的性命,他痛恨日本鬼子,恨不得把他们斩尽杀绝,可有时,他也表现得情意绵绵。有一回,老凿他们截获了一辆日本军车,他打死了车上企图反抗的日本兵。这时,他见到畏缩在司机室里的司机,拔枪要打,四凿手快,拦住枪口:“大哥,杀了司机,谁来给我们开车?”老凿这才留给司机一条活命。军车开回村里,老凿就把司机关起来。这个司机叫大河田,几年前在日本应征入伍。
不久,传来了日本投降的消息,老凿没有杀大河田,而是让他在自己家里住下来。大河田每天拼命地干活,以求图报老凿开赦之恩,而老凿也从不虐待他。后来,日本方面寻找遗落在中国的士兵和家属,大河田思念故乡的亲人,含泪与老凿告别,回国了。
王老凿反满抗日的名声迅速传遍了势东、辽西地区,甚至远传到冀东抗日根据地。冀东抗日组织几次派人来和王老凿联系共同抗日之事。而鬼子也是一直没有放过他们,动不动就对他们的山沟进行扫荡和围剿。但是直到祖国光复,倔强的王老凿也没向小鬼子低头,鬼子的封官许愿对他也是没有任何作用。可是,日寇投降以后,王老凿在几度摇摆之后,最终竟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这让他的晚年落上了一丝悲剧的色彩。当年国共内战,被解放军收编为县支队,王老凿甚至当上县政府的科长,但是不成想国民党打来后他就叛变了,成了国民党的一支别动队,当时这位没多少文化的老农就认为:这国民党乃是“正统”,这共产党怎么说也是造反的,在说洋枪洋炮的日本鬼子都奈何不了我,土枪土炮的八路军更不在话下了。结果这种自私狭隘的农民意识和敌我不分的糊涂观念促使他与人民反目成仇。从此,也向他人生悲剧的道路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打那以后,王老凿经常伙同朝阳国民党保安大队围截我方武装,打死打伤解放军战士。王老凿还作害百姓,不过他毕竟是本分的庄稼人出身,坑起人来和座山雕许大马棒这样的专业土匪相比还是厚道了很多,只不过是偶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