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0日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非常委
员会成立,其简称就是契卡。委员会主席是费里克斯。爱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
基。1877年出生在波兰贵族家庭的捷尔任斯基早年就参加社会民主工党,是地下
活动的老手,1906年开始成为列宁的重要同志。他6 次被沙皇政府逮捕,3 次被
流放。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捷尔任斯基从莫斯科的监狱获释,旋即成为社会
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的中央委员,是彼得格勒斯莫尼宫起义指挥部的成员。
捷尔任斯基对革命忠诚,又具有对付沙皇秘密警察的丰富经验,就成为契卡主席
的最佳人选。
十月革命胜利后,立宪民主党人、右翼社会党人和沙皇政府的残余势力联合
反对苏维埃政权,西方的情报机构积极参与了反苏维埃活动,各种暴乱此起彼伏,
契卡的成立正是为了肃清形形色色的反对势力和破坏活动。当年12月21日苏维埃
政府就发布法令,授予契卡特别司法权和执法权。契卡内部设有情报局、组织局、
行动局、机要处、特别局、经济局和红军登记处等机构,并在各州和自治共和国
建立了分支机构。捷尔任斯基在建立情报网和侦察反布尔什维克活动方面显示了
非凡的才能,他每天工作20小时。
设立情报和反间谍机构是国家政权的必要之举。在革命胜利的初期,为了对
付反革命武装暴乱,采取非常措施也是必要的。法国大革命胜利后革命党和反革
命势力之间的殊死斗争就说明了这一点。苏维埃是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遭
到拼死反抗是必然的,契卡的设立也是必然的。契卡为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其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是一种必要的“恶”。但是,特别司法权和执法权,也使
契卡处于超越于法律和司法执法机构之上的地位,它只对布尔什维克中央负责。
这就为后来的苏联安全情报系统的恶性膨胀和无法无天创造了条件。
1922年2 月契卡改组为国家政治保卫局,捷尔任斯基这时已经是内务人民委
员(相当于内务部长),兼任了该局局长。他在列宁去世后一年,在中央委员会
的一次辩论中,因心脏病瘁发而不治。捷尔任斯基高大清瘦。滦钌窖蚝?B 身穿
红军军装的形象,一直为苏联人民所熟悉,成为“契卡/克格勃之父”。他的名
字被命名为后来克格勃所在地的广场,他的雕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克格勃总部前
面,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被推翻。
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是根据斯大林的提议设立的,直接向中央委员会负责。除
了反间谍和肃反以外,还监视苏联公民的日常生活,审查新闻、电影和文化出版
物。1924年该局成立了边防军。1930年苏联政府明确规定保卫总局有驱逐、强制
劳动和判处死刑的权力。1933年又规定它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镇压一切破坏
活动。”1934年苏联进入国际联盟,建立了内务人民委员部,总局改组为国家安
全总局,属内务人民委员部管辖,开始从事国外的间谍活动。在大清洗时期,国
家安全总局是主要的执行者,其内部也遭到清洗,有三千多人被处决。该局还在
国外刺杀苏联的流亡者,其中最著名的是托洛斯基在墨西哥被谋杀案。1941年2
月,国家安全总局从内务人民委员部划出,组建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6 月德国
入侵苏联,该部再被改为总局,仍从属于内务人民委员部。1943年4 月,重新成
为独立的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战后,1946年3 月,根据斯大林的指示,苏联政
府各人民委员部统一称部,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遂改称国家安全部,加强了对国
外的情报活动,重点是对美国的情报活动,且成效显著。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
该部被撤销,业务归属内务部。
1954年3 月13日,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决定将国家安全部门从内务部划
出,组建国家安全委员会,直属部长会议,一直到1978年,克格勃成为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