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让讶异的张万程看出了一点眉目,亦拉开了王石血战东京的序幕。
球赛一开始,王石就接到了陈侯东横传过来的足球。
王石虽从未踢过足球,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在传接球方面很是得心应手,异感不仅使他对全场的动态了如指掌,也使他对自己身体的状况暸解的一清二楚:传球时腿部该用多大的力量,该朝哪个方向用力,以及接球时准确判断足球的落点等,这些足球运动员终其一生都想拥有的球感,对他来说却是轻而易举的便拥有了。
不过,毕竟王石没有踢过足球,所以他运球的速度太慢,跑不多远便被两名对方球员追上,好在异感使他早有所觉,总算赶在那两名球员近身之前把球回传给了陈侯东。
“这个人我要定了!”崔剑锋把全副的心神都放在这个九号的身上。
多年的足球生涯以及丰富的执教经验使崔剑锋很快的得出了一个结论:九号虽然是个外行,但他的综合全局的判断能力和几乎是与生俱来的绝佳球感,恰恰是当前国家队其他球员所缺少的潜质,恰恰亦是当前国家队所最为迫切需要的球员呀!
九号的运球确实是很笨拙,根本鲜有内、外脚侧踢,脚背踢球等足球基本技术动作,全凭脚尖在运球,亦根本谈不上细腻的盘带技术,可是,他总能在关键时刻把球及时传给队友,还有,他传球的质量极佳,力道恰到好处,似乎拥有一种天赋的球感,而且传球后的跑位,简直是在要对方球队的命似的。
一个令王石吃尽苦头的特训方案在崔剑锋的脑海里逐渐成型。
而此刻的球场上却出现了令人吃惊的现象:往往陈侯东把球传给王石后,王石跑不多远便被逼回传给曲振,而少了足球羁绊的王石快速跑动后,又准确的接住曲振大力传来的足球,然后又跑不了多远即回传给陈侯东过过渡,如此反反复复,足球很快便越过了中线,紧逼球门禁区了。
杨铸、刘健、孙朋等被他们这种古板而单调的打法所调动,不得已而满场追逐。
开始,这些国脚们对王石还很客气,没有使用如铲球等大动作的阻拦技术,眼看着足球渐渐的与球门距离拉近,杨铸首先沉不住气了。
杨铸的这口气确实憋了很久了。
九号这只苍蝇满场飞舞,先前还好,一直没有球到他脚下,只是有点碍手碍脚而已。
现在他却是带着球在满场飞舞,尽来些传切配合,而陈侯东和曲振也不是吃素的自己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足球逼近球门禁区吧?没办法,只有先拿九号这只苍蝇开刀了。
逼不得已,杨铸熟练的铲球技术出笼了。
由于是首次遇上这种大动作的阻拦技术,尽管已先一步感应到杨铸的铲球,异感却不能告诉王石怎样应对,措手不及之下,球被杨铸铲断了。
王石也和杨铸倒在一起。
杨铸很高兴的看着这只苍蝇倒下,又很奇怪的望着他以比自己还快一线的速度爬起来,往接到自己铲球的孙朋跑去。
孙朋和向沐阳运球到得中场却傻眼了。
由于着场球赛教练没有行兵布阵,参赛的八名替补球员有六名压在后卫线上,而己方对友仅有刘健站在罚球区附近,以三对六,孙朋和向沐阳可没有这个把握。
九号又出现在向沐阳的身旁用一招现学现用的倒地铲球,把向沐阳吓出了一身冷汗。
九号铲球的技术、力度中规中矩,让担任裁判的龚新明也觉得无可挑剔。
可惜的是九号的这个铲球重心稍为靠后,这是每个初学者都难免的失误,所以足球并没有被九号铲断。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根本用不着铲球,只不过王石从未学过运球和抢截球的技术,刚好杨铸给他上了一堂铲球课,极负责任感的他深感对不起传球给他的队友,情急之下,就用上了印象最深的这一招。
经过这样一闹,曲振和陈侯东迅速回防,配合己方的六名替补球员把己方的防区守得跟铜墙铁壁似的。
双方又在中线展开了混战。
凶狠的曲振终于又抢断了足球,他毫不犹豫的大脚长传给站位极佳的九号。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杨铸就开始盯上了这个九号,可惜的是,每次遇上这种长传球时,那最好的接球点总是被九号抢占,足球又到了九号脚下。
被逼无奈下,杨铸又使出了倒地铲球这一招。
从杨铸有了铲球的预备动作起,王石就汗毛倒竖的准备着。
耐心的等到杨铸重心一偏,王石连忙用脚外侧将球轻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