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是陈年老窖。常人只能喝一斤半斤,即算酒中高手,喝上三斤五斤,已是海量,而这个周和尚,在一炷香的时候内,一罐酒下肚,一如原样,连肚子都没有变大——点,仍然是那个瘦长样子,一杆枪一般。
众军士却来了劲,不待命令,又拍破了另一罐,开始灌周颠,必欲将其灌死而后己。
周和尚半推半就道:“别灌了……再喝就醉死了……”一边说着,一边喷出一口酒气,直向执碗灌酒的军士门面喷去。
这股酒气从周颠口中喷出,一触到那个军士的脸,顿时便将那个军士熏得满脸通红,有了窒息迹象,就像喝醉了一般,东歪西倒,踉踉跄跄。
周颠怪笑起来:“这口酒气一吐,又可再喝一罐。告太平!
酒来!”
他喊这一声“告太平”,真是讥意十足,那是谁也听得出来的了。朱元璋大怒,明知他是明教教主的护教散人,还是情不自禁地发怒道:“酒醉他不死,尔等且却准备蒸锅,看他是不是连蒸也蒸不死?”
于是,众军士在府前支起行军锅,装上水,将周颠抓来扔进大锅中,用大缸套盖住周颠,在大锅下面升上火,开始蒸煮周颠。
从开始支锅起,周颠就在军士的挟持下,一动不动地笑着。他毫不反抗地任人扔进锅中,任水淹了半截身子,任人用大瓦缸罩住身子,任人在锅下生起了柴火,瓮声瓮气地喊道:“告太平喽!”
说他是颠子,颠三倒四地反复喊叫“告太平”一句话,也不怕人烦。可是,他用这一句话采表达的不同情感,不同含义,却又是谁也一听了然的。
柴火旺了,锅内水也沸了,被倒扣在大缸下的锅中蒸煮的周颠,一点声音也没有。渐渐地,烟气散尽,明火熊熊,只烧得柴薪噼啪作响,锅中沸水声翻滚声不绝于耳,从锅中冒出的水气不住地往天上散去……如此蒸了半个时辰,现在缸外的水经已蒸干了。朱元璋轻轻嘘了口气,道:“好了,把缸揭下来看看。”
军士上前揭下大缸,以厚布垫手,还烫得直甩手。
而周颠,却坐在锅中,泡在沸水之中,依然如故,面含怪笑,直望着朱元璋,笑得奇诡莫测。
朱元璋心中不禁一阵发怵。但他龙性大发,喝道:“再蒸!莫不成真是神仙,连蒸煮也不能伤他一根毫毛?”
于是,军士又将大缸扣住周颠,又加水加火蒸煮起声。
柴薪燃熊了,锅中的蒸水又沸腾了,从大缸下面,开始传出了打鼾声!
一军士惊骇地大叫:“大帅……周颠……在沸水中睡熟了……”
朱元璋怒道:“加薪!蒸!”他心中惊骇,声音变得又高又尖。
众军士又大加其柴薪,烈火熊熊,火焰高达数尺,燃烧的面积比军锅还宽,只烧得锅中之水叭叭叭叭地响个不停。
这时候,随着沸水的响声,锅中被蒸之人的打鼾声也更加响亮了。在如雷的鼾声中,只见那水汽渐渐地升腾而起,却不散丢,开始凝聚在倒扣的大缸周围,密实地罩在了大缸外面形成了一只“气缸”。
朱元璋到底是和尚出身,在皇觉寺中曾见过一些内家奇人,他明白这周颠大约正在以气功和柴火沸水对抗,他见蒸了这么久,鼾声如旧,不禁失望道:“别……别加柴薪了,把大缸揭开。”
众人把大缸揭开,只见周颠盘膝坐在沸水上面的一团蒸气之上。那蒸气亦怪,竟成蒲团形状,托着周颠的百数十斤肉身而不散不沉。再看那锅上缸内的蒸气,竟然也成了一口缸形气团,密实地罩住周颠。
周颠睁开双眼道:“天亮了么?呵呵,告太平!”他大叫着告太平,又怪笑起来,与此同时,他的身子冉冉升起,他坐下的那团蒲团形状的气团也随着他冉冉升起。说不明白是气团托着他升起,还是他升起时带起了气团,反正他升起到二丈多高口,他的身形才从盘膝坐状伸展为站立状。等他的身体伸展完毕时,他晃了一晃,一眨眼已经站在离朱元璋的坐椅三丈远处的空坝上。
朱元璋惊骇瞠目结舌,说不出话。
这时,从朱元璋身后,闪出一员三十岁左右的副将,只见这员副将中等身材,却是双目炯炯有神,似有神光射出眼外,相貌奇特,骨骼粗大,充满健壮与力量。这人大喝道:“甚么疯和尚,敢到我主公面前采装神弄鬼?你吃我一掌试试!”
这人口中大喝之时,已经双掌一抬,隔着二丈距离,一出手便拍出了两股隔空掌力。只见他掌中的掌力一拍出来,场中骤然发出了两声暴响,既像打雷,又像是军队攻城时发出的火炮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