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页)
道:“虽说已经离了秀州,但路上并不太平,害怕半夜会有贼人,隔得远了万一有什么事情也不方便照应。”
赵瑗便点了点头,道:“好。”
萧山回房,赵瑗本以为他是回去拿枕头的,却不料萧山只是拿了钱袋和随身的一柄铁剑。
赵瑗有些诧异,但也没说什么,自行吹了蜡烛,躺到了床里面,侧着身子,让出一大半床来,道:“有些挤,下次住店找个大点的床。今天就先将就一下好了。”
萧山将铁剑放在桌上,道:“不敢和殿下同床共枕,我趴在桌子上睡就好。”
赵瑗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只是说了一个“好”字。
萧山以剑为枕,铁剑冰凉,春夜有些寒冷,他又刚刚睡醒,趴在桌子上睡并不舒服,他一时难以入睡,等听到赵瑗细微的鼾声响起时,他干脆也懒得睡了,只是枕在自己的剑上发呆。
又过了一会儿,萧山觉得房中空气有些闷,便起身将窗户推开,月光便一下子洒落了进来,他一回头,就看见赵瑗依旧睡在床内侧,外面仍空出大半位置。萧山很想爬上去舒服的睡一觉,但最终却只是走到床边,伸手将赵瑗抱起,将他放倒床中,又拉了被子给他盖好,自己坐在床头,静静的看着赵瑗。
月色如水,夜中静谧,赵瑗安静的睡在床上,胸脯有节奏的轻微起伏,他的睫毛很长,借着月光,能够看得见在微微的颤抖,但面容却是比上次见他要更加消瘦了,下巴上没有半点肉,唇色也有些发白。
萧山在心中微微的叹了一口气,他发现,自己宁愿就这样静静的坐在一旁,哪怕只是看着赵瑗什么也不做,都让他的内心充实而宁静。
或许自己的这段朦胧的感情,永远只能深深的埋藏在心底了。萧山想起上元节那天,他捞起的赵瑗所放的河灯,河灯上的那一行小字,本也是他的夙愿。
“这样就很好。”萧山在心中对自己默默的说道,“能够这样静静的近距离的看着他,哪怕不能再走近半步,也很好。”
在这样一个静谧的夜晚,“使宋朝再振,中华安强”这一句话,似乎又溶入了更多的东西,不仅仅是家国天下,也不单单是雄心抱负,还有想要守护身边的这个人,让他快乐幸福,让他真正的君临天下。
萧山在心中对自己哂笑:估计这次回去,亲事恐怕是不成了的,虽然免不了让爹娘失望,但总比身边睡着一个全然不爱的人要好得多。
78、赵瑗觐见
萧山在心中对自己哂笑:虽然免不了让爹娘失望,但总比身边睡着一个全然不爱的人要好得多。
想到这里;萧山凝视着赵瑗;许久不肯移开自己的目光。因为他很清楚,一旦回京;赵瑗的身份马上就会变得微妙起来;这样的静静坐在他床头;看着他熟睡的机会,是不会再有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萧山终于感到了一丝疲倦,但也舍不得就这样去睡;他坐在赵瑗的身边;眼皮却忍不住上下打架;最后他终于在一个恍惚之间沉入梦乡;却依旧是靠在床头的姿势。
天一点点的亮了起来,清晨的第一缕光线照入房间的时候,两人同时醒过来,目光在一刹那互相撞上,赵瑗有些诧异:“你就这样坐着睡了一晚?”
萧山忙道:“不,我刚醒过来,是想要叫殿下起床的。”
他的声音中带着刚刚醒来的迷糊,这句谎话说得一点水平也没有。
赵瑗并不去揭穿他,只是道:“要不你歇息一会儿再走?”
萧山摇头道:“不用了,还是及早赶回去的好。”
两人一起出门,在客栈吃过稀粥和馒头后,便再次上路。
一路上果然有遇到流匪,见到赵瑗的马好甚至还起过冲突,都被萧山顺手打发了,两人一路南下,十日之后便抵达临安。
抵达临安的时候正是黄昏时分,赵瑗也没回王府,直接进宫,萧山陪他同去。
赵构正在和新宠刘贵妃玩乐,听说赵瑗来了,心中有些不安,这是他没有跟任何人商量就私自做的决定,以秦桧今日的势力,若是责问起来,还要想个好借口来搪塞。
但当他站在三年未见的赵瑗面前,听得对方叫了一声“阿爹”后,便觉得自己的这个决定没有错。
赵构上前两步,上下打量赵瑗,只见对方果然已经长大许多,身材也修长,和赵构齐平,只是脸上有些消瘦,但精神倒是非常好。
萧山上前行礼道:“臣不辱使命,将殿下接回来了!”
赵构对着萧山点头夸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