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第2/4 页)
他,等待他下一步的吩咐。
“你认为奖励应该给多少?”何应钦沉凝片刻后问道。
“这还用我说,老师心里清楚得很,我只管开票。”庄继华微微一笑,他知道何应钦这是在问他的态度,要是说多了,庄继华要不给开,那他何应钦的面子往那里搁。这就是何应钦与蒋介石的区别,如果换成蒋介石,立刻当仁不让的下令各军奖励多少,而且是当作宋哲元他们的面下令。
何应钦这下才心满意足的点点头,庄继华心中憋屈却又无法言表,只好暗自生闷气,谁他希望这次能打一场胜仗呢。
“根据委员长的命令,我代表委员长宣布,喜峰口大捷,声震海内外,大涨我国民志气,特奖励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大洋三百万元;三十二军收复冷口,稳定长城防线,战功卓著,军事委员会特奖励大洋三百万元;五十七军力战滦东,予敌寇以重大损失,特奖励大洋两百万元,此奖励状通告全军。”重新开会后,何应钦立刻宣布给各军的奖赏,同时又宣布发军饷:“会后各部派人去军需处领取三个月的军饷,按战时双饷发给。”
巨奖,前所未有的巨奖,要知道蒋冯战争时,蒋介石收买韩复榘和石友三也不过花了五百万大洋加两个省主席的虚职(注:省主席是不能收税的,韩复榘在山东收税是擅自行动,后被列为枪决罪名之一),收买李宗仁部属也不过花了一两百万大洋,中原大战中蒋介石拉拢张学良的费用也不过两千万左右,庄继华这一下就花了一千八百万,所有人看向庄继华的眼光立刻就不同了。
“诸位,委员长希望我们打好这一仗,因此发出巨额奖赏,同时委员长也说了,战后不管伤亡多大,各部的番号都不会取消,所以大家也不要藏着捏着了,把实力都拿出来吧。”黄绍闳乐呵呵的说,他知道何应钦既然下了这么大本钱,那么就必然是下决心实施察东反攻了。
果然何应钦开始调整部署了,可他的部署却让庄继华很是意外。
第二节 察东收编(一)
“为了实现察东反攻,分散日军的正面力量,我意对各军作如下调整,八十七师宋希濂所部负责接替八十三师司马台和二十九军大安口一线的阵地,十四军卫立煌部蒋伏生师划归军分会直接指挥,为总预备队,十四军第十师和三十四旅调迁安归商震将军指挥,第四十军庞炳勋部调喜峰口,归宋哲元将军指挥,第二十六军萧之楚调迁西,策应左右两线,上官云相所部划归军分会直接指挥………”
整个部署四平八稳,却让庄继华感到郁闷不已,何应钦还是胆小了,冷口前线是需要加强,使用庞炳勋和萧之楚两支部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庄继华的吧卫立煌或者八十七师调到喜峰口的目的是要加强反击的力度,因为庞炳勋的四十军和二十九军一样,装备奇差,利用地形打打防守还差不多,用来进攻撕开日军的防线,难!
“………任命庄继华为特派员,前往察东地区收编抗日义勇军,察东反击关系重大,军分会决定派参谋长黄绍闳将军巡查察东。”何应钦把庄继华的任命明确了。
庄继华却很意外的看看黄绍闳,思索着何应钦的这个安排是什么意思;黄绍闳却善意的冲他笑笑。
何应钦最后庄重的说:“诸位,此战关系华北安危,乃全民属目,望诸君奋勇杀敌,上不负国家,下不负民众期盼,诸位拜托了!”
各军将领士气高涨轰然答应,“暂时就这样吧”,庄继华无可奈何,在部署没做出之前,他可以说话,可部署一旦确定,他就不能再说什么了。否则就是动摇军心。
庄继华闷闷不乐的走出会议室。宋希濂从后面追上来轻轻对他说:“算了吧文革,何教官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何教官了,你知道这些年同学们怎么说他吗?何婆婆。”
庄继华看看宋希濂,又转头看看杜聿明,杜聿明一言不发好像什么都不知道,庄继华叹息道:“北伐这才过去几年,黄埔锐气就消灭殆尽,这可怎么得了。”
当年的黄埔军校,虽然存在各种弊病,两党同学党同伐异。争斗不休。但从整体上说都还清正廉洁。锐气勃勃,阵前冲锋无不舍身忘死,以打到军阀为己任,所以才能屡屡以弱胜强。先后击败陈炯明、吴佩孚、孙传芳,三年时间即从广东打到长江,四年即打到山海关。
“日本比吴佩孚孙传芳之流可强大太多,只有发扬当年的黄埔精神,我们才有胜利的机会。”庄继华轻轻的说。
宋希濂和杜聿明沉默的都没答话,自从进入南京之后,国民党迅速**下来,这股**之风从官场刮到军队。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