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页)
却身陷时空泥淖,无法自拔,真是始料未及。
忽然一阵强风刮得半空中的“飞翔翼”连翻带滚,几乎失事,张心宝愕然回神。
往下一看,咸阳城内到处火舌冲天,就是大火旋搅得气流乱窜,带动飞翔翼打滚。
四处起火焚烧之间,隐约传来喝喊厮杀之声。忽见二股兵马在城内对垒,东面新莽大军约万馀兵马,铠甲映着火光,闪闪烁烁,军威强盛,持戈待命;西面数千武林人士,应是义军,手持刀剑等各式兵器。
张心宝见战况一触即发,急忙拉住右边丝线环,控制飞翔翼偏向东方城外,盘旋降落。
流窜逃命的百姓乍见一人张帆自天而降,都以为是神仙下凡,纷纷伏地跪拜。
张心宝赶快收拾飞翔翼,打困包扎弃置林内,顾不得逃难百姓,纵身跃起,施展轻功飞奔城内,如一缕轻烟腾在空中,踏着奔逃百姓的头肩,或板车,蜻蜓点水,瞬间跃上城墙,往西赶去。
新莽军咸阳守将王业挺着大刀,指点阵前义军将领郑朝旭,怒叫道:
“郑朝旭!念你是咸阳世家大族,只要自缚阵前,本将可以放了你家族人,并保奏吾皇赐封你都尉之职,为新朝效命。要是动起干戈,尔等视为叛逆,罪应抄家灭族,你可考虑清楚?”
咸阳世家义师统领郑朝旭年方二十五,一袭儒生装扮,头束纶巾,英挺逼人,抱拳作揖叙礼后,开口说道:
“王世兄!王莽篡汉立新以来,四度改换币值,私有田地充公为“王田”,美其名为共产共有,实则只有你们当官的一小撮人得到好处。
王世兄!你是个有血性的男儿,看得下去吗?新莽朝延内尽是巧言令色,阿谀拍马小人,结党营私,王世兄犯不着与这些小人狼狈为奸啊!大丈夫志在四方,抛头颅,洒热血,应名留青史,为后代子孙着想,千万别为一己之私,遗祸万代子孙!
传说华山有义师十万之众,领袖张教主足智多谋,熟谙韬略,长安杀“汉奸”之举唤起全国人心思汉,嵩山战役御役“铁甲铜马阵”大破洛阳太守及开封太守的千万铁骑联军,大获全胜,已为你我熟悉的雍州苻正及洛阳司马成拥护称“汉光武帝”。
张教主其人思想新颖,每次重大会议,皆徵求部将意见,采取多数人决定,故而人人心悦诚服。他并对武林放话,只要有德有能,为众人所服,都可以当“汉光武帝”,不论汉人、匈奴人或羌人。这种思想小弟思虑了数月,终于想通,别被不合时宜的儒家思想束缚,怕什麽外族人当皇帝,只要能爱民如子,造福万民的都是好皇帝,汉族人自己不争气,荒淫无道,如新莽者,覆亡是早晚之事!
王荣兄!弃暗投明吧!“汉光武帝”只不过是个代名词,说不定你也可以当上皇帝!当今武林皆称呼华山张教主为“神鉴奇侠”,因其明鉴古今,智慧超神,放眼当今天下无人与其争锋,小弟正打算去投靠明主,开创大好前程!
王荣兄!你我从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为弟郑重呼吁你弃暗投明,共创大业。现在有一具尸首请你辨认,即知小弟不会骗你!”
话毕,挥动手中摺扇,身后义军众随即闪开。
但见“怒剑飘飞金刚”卓人德缓缓推出一辆板车,板车上白布覆盖一具尸首。
板车推到两军阵前,卓人德方返身对咸阳世家郑朝旭叙礼道:
“禀主公!王莽尸体带到!已经处理过,应不易腐败!”
咸阳守将王荣见状愕然,慌忙下马,大步赶上前来,掀起覆尸白布。霎时脸色大变,“噗”的一声伏跪在地,仰首向天嚎啕大哭三声后,噙着唳水,向郑朝旭说道:
“郑老弟!这是皇上王莽的尸体无误,全身并无刀伤,是被谁杀死的?刚才郑老弟的言论精辟,如当头棒喝,为兄汗颜,当即放了伯父母等,请你原谅!现在我们该怎麽办?我听你老弟的!”
“怒剑飘飞金刚”卓人德恭敬说道:
“禀主公及王将军,“神鉴奇侠”张教主单枪匹马独闯魔窟“擎天春宫”,杀了“皇魁阴后”及这个假冒张教主“快剑魔神”的王莽。如今真相大白,这次咸阳动乱就是他们两个设计的,张教主确实明鉴秋毫,视破阴谋并且夷平淫窟,只有王将军被蒙蔽而已,世人皆和呀!”
咸阳两大世家郑朝旭及王荣终于握手言欢。本是兄弟般的感情,只是碍于局势,以致兵戎相见,现在言归于好,两边兵马皆舒了口气,本皆咸阳人氏,何必相煎。
说话间,咸阳守军副将缓缓潜出,及至郑朝旭及将军王荣背后,瞬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