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2/4 页)
为此,崔太后只好咬牙承诺道把自己的势力心腹交给秦明轩调配。秦明轩瞧着崔太后着急却更不急了,虽然他比谁都想要把皇位那上面的人赶下来,可却知晓上赶着和被人求着的待遇那就是千差万别了。
而最后,崔太后为了让秦明轩如她所愿,果然还是讲了先皇后之死。当然,她说的很有技巧,把自己在其中的干系摘的干干净净,若不秦明轩从宋玉那儿得知了真相,怕是真会被崔太后给蒙过去。
秦明轩装作大吃一惊,接着勃然大怒,一副誓要为自己母后报仇的模样。哄的崔太后觉得秦明轩信了她的话准备逼宫。当然,为了不打草惊蛇引起皇帝的警惕,崔太后还是回宫了。走之前,为表诚意,崔太后把遗诏留了下来,秦明轩看着她的这一举动,嘴角闪过讽刺。
等崔太后走后,崔玄从暗室出来,看着秦明轩把玩着那封遗诏,心中感叹崔太后的老奸巨猾。前世,崔太后可没拿出这封东西,让他们直接逼宫,然后把罪名栽在在二皇子身上。
不过,今生有了这封遗诏,他们也就更名正言顺了。
章节目录 第111第章 易主
秦明轩知道了遗诏的事情对于接下来的事情也就更有底气了,他隐忍多时;早就准备着让这天下换主了。皇帝对他怎么样;以前他还可以自欺欺人;心存期望,走正常程序,拼一拼。但在知晓了他母后的死因,他就明白,在他们父子之间只能活一个人。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秦明轩不得不谨慎。崔玄是最明白秦明轩心思的人,两个人已经密谋多时了;现在瞧着皇帝朝着众叛亲离的方向行事;心中也对即要谋划之事更为的有把握了。因为皇帝对二皇子的偏爱,秦明轩很早就在暗中发展势力,这么多年下来,他的势力其实远比明面上的要多。
现在京城有三处防军,卫京护卫所有五千精兵,九城兵马司有三千精兵,剩下的就算京城的护卫军有六千精兵。而离京城最近的京郊军营驻军三万,也是勤王之师。原先由北威侯胜任统领,而现在北威侯被贬,换了郑家的一个主将。
不过,这位主将在军营中并不怎么得人心。而秦明轩早已经联系了北威侯,让他劝服了军营之中的下属,一旦起事就以通敌之罪杀了主将,换上秦明轩的人做主将。到时候,秦明轩掌控了皇宫,这些人就在京城外为他压阵就行了。
在京城内,秦明轩已经拉拢了不少武将统领,还未收服的也就是皇宫的护卫军。不过,崔太后言明,她在护卫军中有一些眼线,只要秦明轩第一时间治住护卫军的统领,她的人就能控制住皇宫。
剩下的两处兵马中,九城兵马司已经被秦明轩完全掌握了,而另一处的统领一直胆小谨慎,依着秦明轩的分析,要这位在情况不明的状态下进宫护驾,怕是也不容易。
崔太后一回宫,皇帝就以保护太后的名义把崔太后的宫围了水泄不通。看着自己宫里的宫人要求出宫都被打回请求的时候,崔太后心中庆幸去找了秦明轩。不然,过些日子就该给她送终了。
皇帝如此的迫不及待,崔太后也没了耐心,从宫里给秦明轩传出消息,并散播皇帝谋害原配妻子,加害嫡出亲妹,陷害重臣良将,一件件事情经由崔太后派人传播的有声有色。
等皇帝知晓的时候,勃然大怒,要求彻查。当然,皇帝也很心虚,他明白这是崔太后的搞的鬼,可他更知道这些也确有其事。现在被崔太后这么散布,皇帝心中不是不发虚的。
他这皇帝其实在百官心里的评价并不高,明君算不上,也只能勉勉强强的算个守成之君。历代大秦皇室都是传嫡大统,可从先帝那一代却是转了弯,由庶出的先帝夺得了皇位,做了所谓的记名嫡子,成了皇帝。
而先帝本身才华手段在历任的皇帝之中也算一流,即使在崔太后这块有些欠缺,但不可否认他是个有能耐的皇帝。在他上位期间,政通人和,社稷安稳,对外打的蛮族不敢越国界一步,十分的有帝王才干。
当然,或是是虎父犬子,先帝本身极为的出色,可儿子却都是一般般。加上先帝女色上又有些难得糊涂,独宠崔太后,所以,才让和崔太后交好的当今皇帝截了胡,得了便宜。
依着先帝留下的底子,当今皇帝却没什么大长进,从先皇后病逝,秦明轩被冷落之时,朝臣虽然不敢名言,但对皇帝的宠庶灭庶是颇为微词的。先帝本就得位不正,还知道用块遮羞布,到了当今皇帝这块,又是庶出,这对一直以嫡系为荣的大秦朝来说,皇室这样做,其实是很伤威信的。
好不容易有了嫡长出生的秦明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