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华夏qyt > 第34章 林渊论:诸子百家

第34章 林渊论:诸子百家(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诸天穿越,从慕容复开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戏说嬴政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情牵盛世恋歌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林渊朝着华夏界拱了拱手,开口说道。

“再有学识的人,都有偏见,更何况林渊。如果有说的不合乎诸君见解的,且听之!”

林渊虽然礼节做到位,没有表现出半点轻视的样子,但是姜维距离林渊很近,他能够从林渊的眼神中看到睥睨诸子百家的傲!

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自信。

姜维心中骇然,林渊的才能有多高,竟然看不上诸子百家。要知道华夏界诸国的治国学说基本源自诸子百家。

诸子不仅博古通今才识渊博,他们更是活了数百年的老怪物,一个个武道实力骇人听闻。

真不会有人以为,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就靠一张嘴就让诸国尊重吧。

此时的林渊已经开始论诸子百家。

“说道诸子百家,就要聊聊王朝兴衰,天下治理。诸子们追求的是一个理想的世界。

君王以他们的学说治理天下。

然而君王治理未能臻至和谐共融之境,则动荡之种必将潜藏其间;所谓的掌权者,不过是暂时维系着表面的安宁,而衰败的阴影终将难以逃脱历史轮回。

这正是孔子将此种状态界定为小安而非大治之所在。百家诸子们亦非不明此理,他们心怀高远,真正意义上的大同世界。”

【孟子:说的好!我们心怀高远,这是人之初性本善的体现,不像荀子那斯,竟然说人之初性本恶。】

【荀子:哼,华夏第一喷子,人之初性本恶,这是不争的事实,人性可以通过后天引导向善。】

林渊没有理会直播间的讨论,继续说道。

“兵家,往往侧重于应对眼前的困境与挑战,对于长远的根基稳固则力有不逮,无暇深顾。

而儒家、五行家等学派,虽洞悉治理民众需有层级之分,亦明白循序渐进之道,却忽视了人性中固有的自利倾向,想要达到盛世太平,必须激发民众自我奋斗、谋求福祉的动力,而非一厢情愿地设想由上层精英代为规划。

农家、道家,只知道说一些高深的道义,比如无为而治,却不知道国家治理如何进入这样的境界。

……

诸子们寻求改革之道,却又引发了更大的动乱。

……”

“林渊认为,诸子百家学说,一家之言,岂能用来治国!”

林渊的话音结束,整个华夏界沸腾了。

【董仲舒:小子狂妄,以为得到《连山易》就可以否定诸子学说。

我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大一统,天人感应来治理天下。。】

【李斯:我也不赞同先生的说法,我认为法家可以治世,崇法尚刑、轻罪重罚,通过重罚使民众害怕而不敢犯罪,从而保证统治稳定。

集权于中央,反对分封制,力推郡县制,这样才能解决诸侯纷争,保证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葛洪:道家表示不服。】

诸子们反而没有反驳林渊,他们在听了林渊的话,陷入了沉思。

许久之后。

【孔子:学生受教了!】

【墨子:学生受教了!】

【荀子:学生受教了!】

……

华夏界的众人看到诸子在林渊面前自称学生,一时间都震惊了。

林渊竟然能做到这种程度,诸子承认林渊的说法。

一时间,很多人开始称呼林渊为【圣师】。

【张良:先生当为诸圣之师!我为大师兄!】

【黄石公:混账,逆徒,你竟然和我抢老师的首席弟子!】

【刘伯温:见过圣师!】

华夏界的帝王这个时候也在沉思,诸子承认了林渊的说法,也就是说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学说治国的理念存在弊端,这是导致王朝兴衰不过四百年原因,华夏界四百年各洲换了多少人间。

帝王们追求的是长治久安,是千秋万代永远统治下去。

【嬴政:先生可有治国学说!朕愿以先生之学说,治理天下!】

嬴政的话音刚落,无数人屏住呼吸,他们都想知道林渊的治国学说。哪怕是之前反驳林渊的董仲舒、李斯等人此刻都死死地盯着天幕上的林渊。

就在这个时候,天幕直播间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林渊论诸子百家,以及林渊治国学说的问世。

众人虽然有些不甘心,也只能等事后了。

……

大宋洲。

目录
特工狼王超体学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