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3/4 页)
难有机会出来,便微挑开帘子向外望去。远处的白塔她看不清楚,只知道个大概的方向。不过看近处奔走躲避风雨的人们,倒还有几分真切。自从服了新药之后,眼目清明了不少。
突然眼前人影晃动,一个人从斜巷子里冲了出来。他似乎很急,根本无视这长长的马队。领头侍卫的马被他这么一冲,受到了点惊吓,整个队伍随之停了下来。
那年轻侍卫见是一个衣衫破旧的年轻人,不由破口大骂。那年轻人眼神怯怯,被这阵势吓呆了!
恪宁见队伍停下来,便向外张望,远处年轻人畏畏缩缩她看不清楚,却不想一回头车窗外路边上站的一个穿一身粗布衣裳围着头巾的女人。那女人挎着一个篮子,倒向苏北逃荒而来的村妇。她大概没见过这些华丽非凡的马车,直勾勾的盯着帘幕内恪宁看。
恪宁心神不定不由自主的回视她,马车开始前行,那妇人还盯着恪宁不放。恪宁有点不安,眯缝着眼睛再仔细看。
黑黄的肌肤掩盖不住这妇人动人心神的美艳,她呐呐的跟在马车后边,一直注视着恪宁,忽然将头上的布巾摘了下来。
恪宁有点不相信,但是马车渐渐快起来,她再也难以看清楚。而那妇人竟然开始追着马车小跑,似乎想让恪宁看清楚自己。
恪宁一瞬间有种五雷轰顶的感觉。
马车跑起来,那妇人和挡住路的年轻人都逐渐远去,成了天街尽头的小小黑点。恪宁才回过神儿来。
那是云衣啊。那样的一张脸,任谁都是不会认错的。
恪宁此时只有震惊,呆了半晌才从心底里升出狂喜来。她看看身边跟着的这些人,不,她压抑住自己,不敢流露出一点喜色来。她该怎么办?显然,云衣想让她知道自己还活着。可是,云衣是怎么活下来的,为什么还在京城不逃走呢?
恪宁被一阵阵的兴奋激的快要晕眩过去了,直到马车进入了禁城,她才逐渐冷静下来,思前想后,此时先要把云衣尚在人世的消息告诉韶华才是。
她回宫一换了衣裳就想去长春宫见韶华。可是刚出了隆福门她又转了回来。
“不行,不行。”她暗自道。“如此一来,定然让别人生疑。怎么出了趟宫回来不歇着偏要去见懋嫔呢!”她对自己的莽撞摇了摇头。可是这样大事让她实在坐不住,在自己屋子里来回的转悠。觉得因为着急又激动,她偏偏眼目清宁,此时什么东西的看的万分轻省了。她巴不得傍晚快点到来,她好借着去看韶华服药的机会和她说。
结果天不遂人愿,不一会就下起了急雨,她更没理由去探视韶华,只得忍下心火坐在桌边用了晚点心。
恪宁出不去,却有人可以随便来。恪宁现在对着大清天子已是半点脾气使不得了,只好乖乖接驾。
胤禛过来一手便将她搀起来,眼望桌上一瞟道:“怎么回来只用些点心。不好,外边刚下了雨寒气重。该让他们做碗热汤驱寒方好。”他一摆手,早有人下去吩咐去了。
“不要费心,我并不饿。”恪宁不习惯他这么温和,也知道他是为别的事而来。
两人落座,恪宁将外裳拉紧些双手交握呆坐着。胤禛一会儿看看她一会儿盯着西洋钟的走针。忽然清清嗓子说:“你冷?”
恪宁摇头说:“不冷。”
“那就是累了?”胤禛又说。
“还好,不累。”恪宁说完眼睛低了下去。
“眼睛骨碌碌乱转,想是好得差不多了。”胤禛刚说,宫人已捧着红木漆盘上来,两只汝窑小盅里盛着仔鸡青笋汤。
“还好,并没忘了我的。”胤禛让宫人们下去,端起一盅放到恪宁面前,再给自己来一盅。
“趁热吃了,不准再闹病了。”说着,他把汤匙递给恪宁。
恪宁踌躇了一下,还是接了。见他低头仔细品味那汤的味道时,额头上有了不浅不深的痕迹,她心里却只觉得苦涩。
“月然真的伤着老八了么?”胤禛放下汤匙用明黄帕子拭了一下嘴才问。
“他们俩个从来就是如此。到底伤着没有我也不知道。我倒是看见月然病的不轻,想着该遣个好些的郎中去。”恪宁避开与胤禩有关的事,只谈月然。
“喔。”胤禛倒也不想刨根问底,点点头:“韶华重秀俱都病着,羽裳更是不能指望。你身子好起来,大小事不要都推给熹妃。她年轻,许多地方不周全。还有,羽裳那个病,还是你来留心好了。”
这话让恪宁有点摸不着头脑,偏要她来留心羽裳的病。难道是交托别人都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