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她最后毫不犹豫地亲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张爱玲注重开掘虞姬的内心世界,把虞姬矛盾的心理和复杂的情感表现得比较充分。整部小说笔触柔和细腻,结构简洁自然,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也都丝丝入扣,恰到好处。它竞出自一位十六岁的少女之手。真难使人相信。
在虞姬身上,张爱玲擅于刻画女性性格的特长已初露端倪。当然没有必要把虞姬与曹七巧、白流苏等人相比,但作为张爱玲笔下第一个较为成功的女性形象。虞姬应该在张爱玲创造的多彩多姿的女性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张爱玲后来自评《霸王别姬》很少中国气味,当时认为动人的句子现在只觉得肉麻与憎恶 '亨/自张爱玲俯藕》,载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中国科技公司初版《流言棚,那是过于苛刻了。幸好张爱玲还表示,她当时看了李世芳主演的京剧《霸王别姬》后百感丛生,本想再写一篇同名小说,终因这篇少作在前而作罢,这正说明它给作者留下的印象之深。
张爱玲的文名是建筑在她的小说成就之上的,她的同样独创一格的文学批评却很少有人提及。这不能责怪研究者,多少年来,人们只能看到《流言》中《诗的胡说》、《借银灯》、《银宫就学记》等寥寥数篇,她在上海《二十世纪》月刊上发表的那些英文影评也是后来才由郑树森先生挖掘出来参见一九八七年三月台北袱合文学》第三卷第五期《张爱玲专卷纠。这次,这四篇书评的出土,更使我们惊异地发现,张爱玲早在少女时代就写得一手漂亮的评论文字。十六岁的张爱玲读书之广博,见解之成熟,文笔之老练,同龄的现代女作家中恐怕无人能与之匹敌。
张爱玲所评的《烟水愁城录》全名《斐洲烟水愁城录》,英国哈葛德(Hen ide Haggad)原著,一九O五年十月商务印书馆初版。作为史蒂文森的追随者,哈葛德是位多产的通俗小说家,仅林纾就翻译了他的二十多部充满惊险和异国情调的作品。他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虽然不高,但钱钟书先生已经公正地指出:哈葛德在他的同辈通俗小说家里比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一直没有丧失他的读众。 引自钱钟书滞纾的翻译》,载一九七九年九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初版《日文四篇》,此文最初发表于一九六四年六月张爱玲从不对通俗小说存有偏见,她在这篇书评中说得好:这一类的故事,虽乏文学上的价值,却是很好的娱乐品。对近代翻译巨擘林纾的译笔,少年张爱玲的评语是华丽精练,后来钱钟书先生也认为林纾的中文文笔轻快明爽,比哈葛德的英文文笔高观碍多引自钱钟书《林纾的翻译》,载一九九年九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初版《旧文四篇》,此文最初发表于一九六四年六月1。少年张爱玲和中年钱钟书所见略同,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张爱玲批评的第二部作品《无轨列车》比较冷僻,作者林疑今系林语堂之侄,后来以翻译海明威的作品而闻名。《无轨列车》是林疑今继《旗声》之后创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一九三五年十月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初版。要不是少年张爱玲注意,治文学史的人根本不可能提到它。这部长篇从五卅运动写到一九事变。尽管体裁很特别,但要在如此纷纭广阔的背景上展示几对青年男女的不同遭遇和爱情纠葛,作者显得才力不济,顾此失彼,以致人物形象苍白,结构支离破碎。张爱玲对小说陷入时下都市文学的滥调里去深表不满,对作者一味模仿穆时英也不以为然。她自己后来另辟都市文学创作的新路,专注于她最熟稔的名门世家遗老遗少、太太小姐复杂人性的开掘,与《无轨列车》这类作品的失败恐怕不无关系吧?
至于丁玲,少年张爱玲认定在当时的女作家中,她是最惹人爱好的,这话不仅仅出于张爱玲本人的偏爱,也是对丁玲前期创作实事求是的评判。张爱玲谈丁玲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同样要言不烦,颇有见地。她既大胆指责《梦珂》文笔散漫枯涩,中心思想模糊,又充分肯定《莎菲女士的日记》的时代意义和艺术特色,对莎菲性格的分析归纳,也是切中肯綮的。张爱玲对丁玲的作品一直很留意。后来在回答记者问时说过:丁玲的初期作品是好的,后来略有点力不从心引自伎作家聚谈会》,载一九四四年僚志》第十三卷第一期,这是对丁玲后期创作很委婉的批评。这个观点与这篇书评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很值得丁玲研究者深思。
毫无疑问,在这四篇书评中,《(若馨)评》写得最用心,最细致,也最有文采。《若馨》 一半是根据事实,一半是凭着想像凑合写成的 引自张怀素《若雾)自序》,载一九三七年三月甘五日《目光》第六期l,共九万字,由作者自费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