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尔虞我诈(第2/4 页)
,只怕迟早害了他。
想到这儿,他又自顾自的摇了摇头。
接着便走出凉亭,沿着另一边走廊,蜿蜒而去。
那边也还有人等着他去复命。
李如璋的内卫,在嵩国这边的渗透倒还算顺利。
不过北虏那边,就一言难尽了。
内卫数次派人扮成商人,想要渗透进北虏那边,都没能成功。
所以事分两步走,一面以谍子潜伏进北虏境内,
一面还是以商人身份与北虏交涉,若是以商人身份和北虏达成共识,收集情报自然比私自潜入要方便得多。
然而,至今这件事也没能办成。
因为北虏从骨子里就看不起嵩国人,内卫这边安排的谍子想要和他们做生意,可人家只当你是送财童子。
为此还损失了不少物资,给钱人家收,就是不办事,或者货物送到,人家直接扣押货物。
,!
一番试探下来,李顺也彻底没招了,只得来请示李如璋,
李如璋听说以后,并没有觉得诧异,
任何一个国家,建国初期,都是政治清明,信仰坚定,
所谓的行贿腐化,在这个时候的作用并不大。
即便能将对方侵染,也必然会花费很大代价。
代价?
李如璋心中略一思忖,
既然普通商货无法打动对方,那用军械甲胄呢?
比北虏现有武备更好的装备,他们还能不心动?
不过让李如璋意外的是,为何北虏夺了他们钱财货物,却没有害他们性命。
李顺解释说,回来的军士说,北虏那位白甲大将,严令禁止,不得屠杀寻常商旅百姓。
加上可能得了钱财,心情好,
所以,他们才能幸免于难,
听到李顺的说法,李如璋倒是对这个纳古斯高看一眼。
心中思索一番,李如璋让李顺附耳过来,对他一番交代。
听到李如璋的计划,
李顺眼珠子几乎都要瞪出来了,听完之后更是一脸不可思议。
“将军,咱们真要冒这么大风险?”
“就为了打入北虏内部,这种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这毕竟是要过朝廷的地盘,要是朝廷知道了……”
李如璋摇了摇头,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其他货物,咱们敲不开北虏的门,那就只能弄点他们弄不到,又极其希望拥有的。”
李顺点了点头,不过想想还是有些心疼,
“可是,将军,咱们就为了打进北虏内部,真就要花这么大代价?
“那可是冷锻甲!!!”
“我知道是冷锻甲,但是,若是随着有一样东西的发展成熟,日后这些甲胄的用处只会越来越小。”
“不如现在趁着还有用的时候,拿它做敲门砖。”
“什么东西,能让甲胄作用越来越小?!!”
李顺吃惊问道
他因为整日埋头在内卫这份差事上,加上李如璋刻意隐瞒,知道火绳枪的除了岛上那几千训练军士以外,其他人并不知道。
所以,李如璋没有回答他,
还有些话,李如璋没有对李顺明说,
比如,他们只知道北虏能征善战,却不知道北虏国内的情况如何。
到底有多少人口,又多少兵力,
包括他们将掳掠的百姓是尽数屠杀,还是抓去当做奴隶,又或是将这些百姓当成自己国家人口,为他们耕作,以供养他们作战所需消耗。
这些情况,他们现在是一无所知。
这让李如璋想起了,他曾经读历史的时候,看到宋史里有这么一段记载。
宋辽时期,
哪些被掳掠的宋人,或者是在被辽国占领的地区,
在宋朝这边,人们口口相传,都以为他们是当牛做马,水深火热,民不聊生。
然而,真实情况是,一开始确实如大家猜想的一样,
然而,到了后期,大部分百姓在辽朝一样繁衍生息,久而久之,人家最后竟然还不认可他们原本是宋人的身份,
甚至在某些方面,生活在辽国还优于宋朝那边。
也正因为燕云十六州的世家大族支持辽朝的缘故。
所以导致有宋一朝,几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