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78年的《航线解除管制法》(Airline Deregulation Act)的颁布,它使航空公司能够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地制定航线,而不用再听从政府安排,政府的监管开始给自由市场经济让出了一部分道路。
然而,该行业的发展趋势也由此开始变得混乱,并且产生了过快的成长速度,超出了市场的承受能力。到20世纪80年代,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几家大型运营商都力图尽可能地接手更多的国内和国际业务,这反而让自己承受了更大压力,不得不通过添置新的飞机,并保留本应该退休的陈旧机型(一般都是经久耐用的老式飞机),来缓解当前的窘迫。在他们眼里,信誉已经变得无所谓了,重要的是怎么弄到大量的资金购买新的飞机。这些航空公司为此举借了净采购额的120%来满足购买需要,并且还在不断增加自己所覆盖的机场数量。
《航线解除管制法》原本在制订者设想中应该是一股很有效的推动力,能够给予航空运输业发展壮大的可能性,但在现实情况下,它只是扩大了市场需求,制造出了更多的竞争,使机票价格有所下降而已。大多数航空公司都不欢迎这条法令,达美航空(Delta Airlines)更是公然表示反对。
只有当时美国最大的运营商联合航空公司显得尤其支持政府的这一项决定。而其他公司则迫切想要一个管制更少的市场环境,因为当前的市场环境会针对行业中盲目扩张,重复建设的趋势采取限制措施,从而阻碍他们的发展。能够自主选取航运线路或许能带来更多的利润,但它同时意味着这些公司在更为激烈的竞争中随时可能倒闭。随着市场经济的一步步紧逼,重压之下的运营商无一例外地采取扩大服务范围,侵占对手航线的策略。
其中的一些公司已经体验到进化论——优胜劣汰——在行业发展和公共利益上发挥的作用,这条法则使一部分航空公司更为壮大,也让另一部分被兼并或倒闭。与处于类似情况的其他行业一样,政府法令的出台先是造成混乱的局面,然后会让市场形成新的规范。
运营商之中就此掀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潮,他们盲目地扩大经营。虽然大多数公司都清楚如此无序的竞争会带来很大危害,但他们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在他们眼中,当前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不断插手对手的航运线路,接二连三地添置新的设备以扩大服务范围。
1981年,曾经担任联合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的理查德·费里斯(Richard Ferris)在提及航空运输业这种自乱阵脚的趋势时说道:“看看地上因为战争而流下的鲜血,它还会变得越来越多,然后运营商们才会从中吸取教训,变得更加理性了。”不过事实并不是按照他所说的那样发展,情况还在继续恶化。
十多年后,这些运营商中的三家公司——环球航空公司(Trans World Airlines)、大陆航空公司(Continental Airlines)和西部航空根据《破产法》第十一章(Chapter 11 bankruptcy proceedings,为公司制定了一个不需要清算和倒闭的重组程序,使公司能够解决财务和/或业务运作方面的问题)的规定而不得不宣布倒闭,他们都承受着巨大的财政压力。凭借《破产法》第十一章提供的保护措施,债权人理直气壮地逼迫上述三家公司放弃从前的运作方式,这让他们叫苦连天。其他倒闭的公司,特别是在美国国内的企业,都指责自己的失败是这三家公司造成的,没有人反思一下,正是过量地采购新设备才削弱了自身的财政基础而造成自己的溃败。
。。
第4章 航空公司的市场争夺战(2)
但是比这更麻烦的问题出现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上。大部分运营商为此失去了一切,于是他们开始诅咒那些抢占了最大市场份额的家伙们,希望上帝能让他们也倒闭掉。为航空事业贡献了自己大半辈子的美国航空公司(US Airways)的前任首席执行官兼主席爱德华·克伦狄尼(Edward Colodny)回忆说:“《航线解除管制法》使得这些公司走投无路,只能倒闭。”
该法令颁布几年后,赫伯·凯勒赫(Herb Kelleher)的出现让美国的航空运输业得到了复苏。此人一手建立了西南航空公司,并在这一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方法就是针对比自己更大的航空公司,选择相反的方向运营。从1971年西南航空建立的时候开始,凯勒赫最优先考虑的管理问题不是怎么去寻求属于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