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了毛泽东打歼灭战军事思想的正确,全歼牛元峰师和董英斌一个团后,彻底打乱了蒋介石进攻陕北的部署,迫使敌108师和111师不得不退回甘肃境内,东路入侵的杨泉源师也不得不连夜遁逃。这一战役,真正为红军扎根陕北,举行了一个颇为精彩的奠基礼。
1936年10月9日, 红4方面军总指挥部到达会宁。10月22日,红2方面军总指挥部到达将台堡, 先后与红1方面军胜利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至此,红军炮兵有了较大发展,主要兵力如下:
红军总部特务团炮兵连;
红1方面军有两个炮兵连和一个炮兵排,即第1军团炮兵连、第15军团炮兵连、第28军迫击炮排;
红2方面军有山炮五门,迫击炮数门;
红4方面军有两个炮兵连及五个炮兵排,即第30军迫击炮连,第31军迫击炮连,第31军91师276团和277团迫击炮排,第93师第21团、24团、279团迫击炮排。
此外,中央军委后方办事处还有三个独立炮兵排,即第29军迫击炮排、第30军迫击炮排、陕甘宁独立第1师迫击炮排。
三大主力会师后,红军的炮兵应该说还很弱,总共不过10个炮兵连,大小火炮不到100门。
第五章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蒋介石回想起许多往事;林
彪首战平型关,贺龙伏击雁门关;陈锡联夜袭阳
明堡机场,重创日空军,中华民族看到了胜利前
景
蒋介石签署改组红军的手令
庐山,浓缩着一部蒋介石的盛衰史。
1926年,蒋介石第一次登庐山时,身分尚是北伐革命军总司令,可是转过年来,他便撩开了伪装革命的面纱,露出了专制独裁、反共反革命的嘴脸。此后的数年中,他几乎年年登庐山,在这里谋划的是如何消灭红色革命根据地,如何将弱小的红军扼杀在摇篮之中。
1937年7月, 这是中国人民遇到的又一个历史转折关头。蒋介石再一次登上了庐山。夜已经很深了,蒋介石在他下榻的美庐别墅里,久久不能成眠。望着窗外的星空, 他索性披衣下床,走出屋来。7月庐山的夜风吹散了白昼的燥热。蒋介石仰望夜空,心头骤然回想起半年前在西安的那个可怕的寒夜……
枪声,炒豆般的枪声,从华清池的四面响起。蒋介石陡然间从睡梦中惊醒,只见身边的几个亲兵衣衫不整地跑进来,断断续续地哭喊着:“蒋委员长,快藏起来,共产党的军队杀进来了。”
蒋介石顿觉骨软筋酥,抖抖索索地披上黄大褂,连桌上的假牙都未及戴,便被亲兵们搀扶着出了五间厅。
寒夜里,只见火光闪闪,枪弹乱飞,手榴弹的爆炸声震得古堂廊柱摇摇欲坠。蒋介石被亲兵们托扶着,好不容易翻过一堵矮墙,只听见那边传来几声惨嚎,他明白,那几位亲兵恐怕是一墙永隔了……
那一夜是多么的漫长和阴冷。正是12月呵气成冰的天气。他从二道门里翻墙而出后,就只身躲在半山腰的一块山石后边。由于是仓皇出逃,根本未及穿他那件皮袄,只披了一件单薄如纸的大褂。且脚上非但没有穿鞋,连线袜都不曾穿。如今蹲在这寒风如刀的山坡上,被山石划得伤痕累累的脚面已失去了知觉,好像早已离开了他的躯壳……
就在那次西安的“兵谏”中,自己与西北军和共产党签订了一个“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六条协议”。
不过,那是迫于当时情势下的不得已而为之。在蒋介石的思想深处,从未有过丝毫对共产党的宽容……
想到这些,蒋介石心头阵阵发紧。他长叹一声,走出了美庐,在五老松下的石亭上默坐。
山风一阵阵从天际吹来,在山的豁口盘绕回旋时,发出一声声状如呼啸的怒号。周遭古树不停地摇曳着树冠,在起伏的松涛林浪中不紧不慢地摇晃着。
尽管蒋介石已经把策划“兵谏”的张学良软禁,杨虎城放逐,可他仍觉难消心头那口恶气。
如果没有芦沟桥事件,没有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势,也许他还不至于这么快就同共产党言和。
一个月前,也是在这山上,当讨论到政局时,自己的几位心腹一番高论曾让他颇为心动。
孔祥熙的妙论是:“抗战不如参战,参战不如观战。让日本人同共产党或者苏联、或者美国人打去。”
张群的14字真言更是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