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页)
然有着现代的头脑,让农民最大。可是听到已经实施一年的政策毫无起色,反而适得其反,让哪些商人们更是为虎作伥。这种政策竟然成为了一种摆设。
苏攸禾就开始计较起来。既然皇上说了农民最大,那就让那些商人不敢惹农民!
哼哼,苏攸禾想到这里,便想到了前任的父亲苏靖雁。从他开始下手吧,谁让他这么迷信,听信别人的话抛弃了她们母女俩。到时候一定让他后悔。一想到苏靖雁,苏攸禾的脑海中还是情不自禁的浮现出了一双紫色的棠木屐。
使劲的摇了摇头,苏攸禾将这些不愉快的记忆甩到了脑后。开始实施第一步计划,先富裕起来。
苏攸禾又问了一些生活方面的事情,以及钱币的兑换等等。
这才在知道原来在夏启天国每个币种的价值了。
1两黄金=10两白银,相当于现代的人民币2000元。
1两白银=1贯(吊)钱,相当于人民币200元。
1贯(吊)钱=1000文钱,就是前面说的200元。
这一文钱自然就是0。2元了,也就是2角钱。
苏攸禾便迅速的算了石材叔买药的八十文钱,就相当于人民币16元钱,这样算来,倒真是不太贵,可是对于家贫的石材叔还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
如此一想,就更加加快了苏攸禾一心脱贫的计划。
**********************************************************
【注:百度百科中规定钱币兑换方法: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正文 第二十二章 脱贫计划(下)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o(∩_∩)o)
石材回来了,但是并没有多大的收获,却是找了些蘑菇回来。草药几乎是寥寥无几。依照这种情况来看,苏攸禾估摸三天后还得花八十文买些药物,或许多于八十文的去买药,这样子下去也不是个事儿。
趁着无人的时候,苏攸禾又独自一人转悠,三面环山,一面环涯。只靠幸亏在两面山之间还有一个羊肠小路,每次下山去东庄的时候,就可以从这里下去。
再者就是这里很安静,却也时刻蕴藏着危险,偶尔会听到山林中有动物的吼叫声。苏攸禾可以看到山崖上奇形怪状的植物,以及山面上那些依旧绿油油的苔藓。这些苔藓都是生长在阳面,或者半阴面的。哪些潮湿阴暗的地方都是光秃秃的。
还有一些苏攸禾在外婆家乡经常见到的狗尾巴草。这种草是一年生植物,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苏攸禾小的时候喜欢将狗尾巴草从杆中抽出来,咬食狗尾巴草茎部。吮吸甜甜的汁液。
又环着屋子周围走了一圈,便回了家里,母亲依然没有醒来,石材为了不打扰蓉娘,就让孩子们都去了他的屋子。这接下来的几个时辰,都没干什么事情,晚上的时候,蓉娘还没有醒过来,石材便将蘑菇切成小沫沫,取了姜汁,腌菜,还撒了一点点的葱花,放了很少的盐巴,将中午的玉米糊糊热了下,晚上喝了点汤,又剩了一些留给蓉娘。
这样子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蓉娘喝了三天的汤药,有了点起色,但是也只是调理,苏攸禾这几天来都守候在母亲的身边,无聊的时候,就让大牛带她出去转悠。
这一晃又是半个月,天气渐渐转凉起来。有时候苏攸禾都会被冻得醒过来。
石材每天白天去山里挖些草药,顺便带些蘑菇回来,运气好的时候还会带回来野物,蓉娘就为孩子们做了,一连会吃上好几天。
蓉娘待身子好些的时候,就让二牛领着她去找常嫂子。常嫂子乐于助人,特别对于蓉娘的手艺是备受赞赏,一听说要找绣活儿,就到处给蓉娘找活计。
这不几天蓉娘就接了好几个花样儿。之前因为蓉娘的牡丹被面,很多人还是很乐意她做出的活计的。
这边的苏攸禾也不闲着,每天非要让大牛带着她去山里逛。大牛迫于无奈,便每天都陪着她上山,虽说阿禾人小,却总是会很好的照顾她自己。大牛也就没说什么。不过,大牛每次都会带上背篓,拾些柴火,或者摘些野菜,这样子也好回家有个交代,不至于家里人挨饿。
这种日子就这样维持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苏攸禾的计划渐渐成熟的时候,却意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