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3/4 页)
声道:“商鞅素与太子不和,此番嬴驷继位,朝中群臣明里虽然无人说话 ,暗里却有不少人质疑嬴驷品行不够,在老王病重时出城游玩,质疑他是否应该继位。而且当初商君变法触及了一些老臣的利益。如今这些老臣也是看准了时机,在新王面前不对弹劾商君。我离开时,秦国已经有商君要阴谋作乱的传言。”
王诩点了点头,这些本在他意料之中,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老王信任的重臣在新王面前是注定不会再受宠了的。
白圭又低声道:“听闻商君这几日紧闭府门,据安插在商君府内的暗线回报,曾见龙葵夫人的得力手下出入商府……”
这话让王诩微皱起眉头。
自从觉察到龙葵夫人和她背后隐藏的周天子姬扁后 ,王诩便瞄准了周王室,重新布线,暗中监视周王室的一举一动。而那龙葵夫人的手下显然是掌握了一股深不可测的暗中势力,不过她身边的亲信便只有那么几位,倒是也好寻得。但是龙葵夫人在这个节骨眼联络商君,必有不可告人的阴谋。
众所周知,商鞅并不拥戴太子,反而一力坚持秦王的小儿子应当成为国君。看来此番姬扁也是将赌注押在了秦国。未来即位的秦王是何人,对于六国影响深远。至于商鞅如何与龙葵夫人勾结在一起,倒是不必深究。只是如此一来,这个商君看来是真的不能再留了的。
王诩问道:“秦王是什么意思?”
白圭道:”秦王念在商鞅与老秦王交情深厚,并不欲痛下杀手,只是想将商君驱逐了事……
王诩思了便片刻,对白圭道:“既然商君与龙葵联系,怕是已为姬扁所用。他若成事,那姬扁便相当于盘活了秦国这一盘大棋,占据了气眼,一时便不好翻身了……”
白圭明白王诩的意思,说道:“请师父放心,我自会安排。”
白圭如今的商贾之道做得是风生水起,说是富甲天下也不为过。白圭放弃了魏国的官职,从事商贾,便也松懈了诸侯权贵的猜疑。是以,白圭在各国走动频繁,却并不令人生疑。这些年来,他在六国的人脉甚广,结交的人士众多,丝毫没人猜疑他的行事。
诸国的明争暗斗,或者在别人看来显得惊心动魄,不过在王诩看来,也不过是一盘更大的棋局罢了。此时最能让他分神的,也便是和莘奴的婚礼。
当回到家乡时,王诩一早派去的弟子早已将莘家的主宅修缮完毕,无人居住的院落被打扫一新,重新装饰,屋顶铺着低调的屋瓦,但从外表却半点看不出内里的奢华。
莘奴虽然以前也曾来过这老宅,而现在再走近这宅院里,只见一草一木皆是充满了朝气。虽然大部分院落已经休整一新,可是王诩母亲原先居住的院落却是原封不动地保存了下来。
莘奴虽然姓莘,可是由于当初养父莘子是与她的母亲私奔出逃,是以她并没有入莘家的族谱之中。而王诩虽然自幼并未离开老宅,但是他当初生下时便是随了母性,是以也未录入莘家的族谱。不过,这并没有妨碍莘家的现任族长热情洋溢地派人来询问王诩何时有空与族人一叙。
可是王诩却不欲与这些穷乡小民们掺和到一起。他来到此处便是要与自己心爱的女子一起安静悠闲地度过一段时光。
莘奴一直好奇王诩的幼年之事,此时回到了家乡,倒是有机会多了解一番。
不过王诩倒是不愿意多讲,但是也很愿意带着莘奴到他曾经熟悉的山路乡间游走一番,每当这时,他总是拉着她的手,一路默默无语,却步履缓慢而稳健。有乡民曾经见过莘奴与老奴来到此地,更是听她说起过自己乃是莘子的女儿,便是遥遥地对着他们指指点点。
有些疑惑,这莘子的儿子和女儿怎么竞要成婚?一时间,倒是有些荒诞走板的非议不胫而走。
更有那好事者将这与那齐襄公与妹妹文姜私通的丑事相提并论。更是好事者念起了诗经里的齐风南山暗讽这等发生在眼前的丑事。
不过这流言蜚语也不过散布了不待半日,便无人再提,那些个一心要与王诩再续宗族情谊的长辈们也不再登门了。
幼时的王诩,不曾得族人接济,如今的他更是不屑于这等俗世的虚情。至于用了何等手段恫吓族人,便不得而知了。
此时已经临近年节,而王诩与莘奴的成婚可谓双喜临门,二人的成礼并不奢华。
只是在王诩母亲和莘子的坟墓前施礼之后,便牵手走进兰花装点的礼堂里,对拜完礼。
观礼的宾客也不甚多,除了白圭和一众弟子之外,便是妫姜与姜云君,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