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2/4 页)
但是当他看到褚燕阴狠的眼神以后,突然感到有些畏惧,就不再言语。
“我何曾让你们带兵过来?你们两个擅自调兵,可知罪?”
眭固、于毒素知褚燕为人,听闻他的质问,心中一惊。两人连忙滚鞍下马,口中说道:“我等死罪!”
看到两人的表现,褚燕的脸色才好看了一些。
他转过头去,对着杨凤、白饶温和的说道:“陈帅的威名,某亦时常听闻。奈何当初私自逃离下曲阳,某心中一直愧疚不安,没脸面见渠帅。”
“你等既然想要前去投奔陈帅,某绝不阻拦。我只想让你们帮我替陈帅带句话:以后但凡有事,只需书信一封,某必定倾尽全力,帮助陈帅成就大事!”
话毕,褚燕也不理会惊愕的两人,骑上战马,就招呼着眭固、于毒往正定赶去。
褚燕知道,若是他再待于此地,只会惹得白饶、杨凤心有戒备。相反,此时他转身离去,反而会在两人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
杨凤、白饶望着离去的褚燕,这才反应过来。
原来,褚帅真的只是前来问候他们,并无其他意思。而后面的眭固、于毒,果真是擅作主张带兵前来的。
想到刚才自己对于褚帅的怀疑,杨凤、白饶心中都有一丝愧疚。
不得不说,褚燕其人有着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
若非杨凤、白饶两人心怀黄巾;若非他们对于当初逃出下曲阳愧疚;若非陈旭横空而出,大破官兵,扬名天下;若非皇甫嵩身死,地公将军的大仇得报。
恐怕他们就会如同真实历史上那般,一辈子跟在褚燕身旁,不离不弃。
两人对视一眼,终究还是带着帐下的三千士卒,往真定的方向赶去。
官道上,三匹骏马并排而行,于毒脸上疑惑不已,他不由出声问道:“首领,你既然追上杨凤、白饶,为何要放任他们离开?”
眭固也是愤愤不平,说道:“他们带走的三千士卒,可都是军中精锐。他们这一走,我等的实力就整整下降了一半。”
褚燕先是沉默半晌,才幽幽说道:“他们既然选择离开,就说明我确实无法与陈帅相提并论。”
“与其为了此事大打出手,折损自身实力,并且得罪陈帅。还不如特意放他们离开,好让陈文昭欠下我一个人情。”
“况且,如今大汉流民四起,我等日后占山为王,最不缺少的就是兵源。”
“今日少了三千人马,明日我就能再次招募三千,三万,甚至三十万的人马!”
说到这里,褚燕身上散发出强大的自信。
他并不是盲目自大,在真正的历史上,褚燕就曾经啸聚百万之众,敢与雄踞北方的袁绍作战。
褚燕骑在马上,心思却飘忽不定:“这个天下的走向,到底会如何呢?若是黄巾军果真能成事,就算投到陈文昭帐下,又有何妨?”
说到底,褚燕是个不择不扣的投机者。他率众作乱,只不过是为了待价而沽,好为自己日后谋个前程。
135。第135章 赵家村
真定县城,这几日有无数山贼、流民涌入其中,黄巾军却是来者不拒。
陈旭望着熙熙攘攘的县城,满脸忧虑。
田丰立于一旁,脸上却是始终挂着笑容。
“先生,我之本意,只是招拢一些单身、出身清白的青壮流民。但是现在,我等麾下却是鱼龙混杂。既有老弱妇孺,亦有凶狠的山贼。”
“我等不分青红皂白,将这些人全部纳入麾下,先不说会拖累我等的行军速度,使得返回泰山之事变得更加艰难。”
“单说现在这支队伍如此复杂的组成成分,若是其中有人不听号令,败坏我黄巾军的名声,却是如何是好?”
田丰哈哈大笑,说道:“主公,山贼、流寇虽狠,可比得上皇甫嵩的三千铁骑?”
“比不上。”陈旭如实答道。
“主公连皇甫嵩的三千铁骑上不畏惧,何惧这些前来投奔的山贼、流寇?”
“这些人往常虽然四处劫掠,为祸乡里。但是一开始,还有很多人是因为活不下去,才走上了这条道路。”
“这些人虽然有些桀骜不驯,但是只要能够将他们降服,主公就可以迅速拉起一支精兵。”
“相反,主公若是今日因为这些人的出身,而拒绝他们的投奔,无异于阻塞贤路,自毁长城。”
“我等虽然自诩为黄巾军,但是在其他人眼中,与这些山贼、流寇又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