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2/4 页)
在他江家的,这可是莫大的荣耀。
江南那边也第一时间得了书信,谢钰跟顾程双双进士及第,这双喜临门,令谢意欣喜不已。便是谢望也激动地一遍遍念叨着他那遗忘了数十年的儿子。顾媛媛看着谢意手中的报喜函忍不住红了眼眶,又令谢意好生取笑了她一番。
然而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一件事情发生了,按理说今科及第的状元应会翰林院修撰任职,之后一步步往上升,走上封阁拜相的道路。身为榜眼的顾程被留在京都,成了翰林院编修,这是合情合理的。可谢钰却是被任命到浙江宁波任知州。依着老皇帝之言,谢钰为人谦和,品行端良,有担父母官之才,留在京中实是不适。故此命他直接为地方知州。
这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要说起来,任地方知州正五品绝对是皇恩浩荡,谢钰之幸,毕竟谢钰还这般年轻,刚刚中了状元便连连跳过这么多级。可换个角度来看,京都才是权利的中心,离了京都就等于远离了权利的纷争,地方官做的再好又能怎么样?谢钰依旧一片淡然,似乎并不在乎是留在京都还是任职地方。在他看来无论在哪里他都已经实现了他的梦想。皇帝这个奇怪的任命对他并无干扰,唯一令他有些失落的是要跟顾程分离。像顾程这样少年才俊,又没有家世背景,拉拢他的人都排着队。顾程虽然年纪小,但并非心思单纯可欺,言谈举止自有一番合理拿捏。所以即便顾程在京都无亲无故,仕途倒也没有那么艰难。
江南这边,谢意听闻此事之后,虽是心有遗憾倒也不是很意外。如今皇帝已经开始忌惮谢家了,谢意在这执掌江南一带的经济,若是谢钰还留在京都混入京城官场的权势那才真是令皇帝苦恼。所以这明升暗贬的将谢钰谴出京都倒也是必然的。谢意在给谢钰的信中并未提及这些,只是稍作安抚,提点他几句官场应注意之事,宁波与苏州相距也不是太过遥远,这样一来倒也省心。
除了谢钰高中状元之外,谢家又迎来了另外一件喜事。那就是谢家二姑娘谢妍的婚事。之前与李家的三公子订了亲,如今婚期将近,谢府又是一阵忙碌。
不知是不是宝贝女儿将要出嫁的缘故,谢望的精神也大好了几日。谢家上下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此时顾媛媛收到了弟弟顾程的来信,信中先是向她报喜,这次科考虽是稍落于谢钰之后,但顾程却是取得了榜眼,如今也是入了仕途,今后前途无可限量。有朝一日封阁拜相也不是没有可能。
书信后面的内容却是让顾媛媛心头五味陈杂,思来想去还是将书信给了谢意过目。
谢意看后只是淡淡道:“这是好事。”
顾媛媛心中有些翻腾,喜悦涌上心头的感觉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兴奋到癫狂,半晌她才开口道:“确实是好事……”
谢意看着顾媛媛,视线在她脸上描绘着一遍又一遍:“榜眼的姐姐,断没有还与人为奴的道理。”
顾媛媛心头一紧,声音中有些颤抖:“爷……”忽然却有些不知所言。
谢意笑着将顾媛媛的小手握在掌心里:“傻丫头,你不是等这一刻等了很久了。”
是,顾媛媛等这一刻真的等了不知多少年。如今自由似乎就在面前,为什么她却是有些惶恐了?
“阿鸢你去京都吧。”谢意笑的温和。
窗外忽然雷声大作,你看,夏天的雨总是来得那么急,又那么不讲道理。
当顾媛媛坐着马车行驶在去京都的路上时,手中抱着谢意给她的匣子。匣子中放着五万两的银票还有她的卖身契。五万两一笔很大的数目,谢意说让她在京都城内买个房子,此事交给江家去帮忙就好。顾程科考的时候住的就是江家,从他们家里出去的榜眼,江家乐意帮这个忙。谢意还告诉她,人际往来少不得要花银两,余下的钱打点也好,买几个铺子赚些钱也好便由她自己个儿决定。
京都,那里有她的亲人,今后的她自由,又有钱。她可以琢磨自己的小生意,过舒心的小日子。多么美好和惬意,想想就令她激动的想要放声高歌。这是她从往梦寐以求的生活不是么?
可顾媛媛觉得自己一点都高兴不起来。离开苏州城越远,她就越不安。她想到谢意最后落在她唇畔的吻和那句轻语,紧紧握住了手中的匣子。
谢意最后道:“阿鸢,等我去娶你。”
新庆二十年暮春,庆元帝驾崩,举国为丧。太子礼登基,皇帝驾崩的当晚三皇子便趁乱逃往江南一带。半月后起了清君侧的旗号,直言先皇本是传位于他,是太子礼图谋不轨改了先皇旨意。天下局势大动,三皇子的党羽众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