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第2/4 页)
不少。
好在现在为了解决正常运行时转速上千转的蒸汽轮机使用直接传动驱动转速百来转的螺旋桨时不得不降低转速处于怠速状态的低效率,德国方面也在积极研究解决之道,齿轮传动的研究已经颇有成果,如果安装到位倒是能提高不少舰船的操纵性。
“另外,无论是起飞还是降落,都还是有相当的风险的。因此尽可能减少人员在甲板上滞留的数量,并且在甲板上停放满飞机的时候,人员在甲板上行动也不是很方便。因此我认为应该在甲板周围布置一条略低于甲板的通道,这样在必要情况下人员想要移动到甲板上的其他位置就可以不用在甲板上行走,而且弯下身子就能将自己置于低于甲板的位置,也能在甲板上出现事故的情况下得到保护。”约亨说到。
这个想法自然来自于美国人的环甲板走廊,不仅给人员移动带来了方便,而且这些位置未来还是加装防空机炮的绝佳地点。虽然目前看起来在一战时估计是用不上的。
约亨的话让提尔皮茨一边点头一边记在心里,顺便感叹的确在舰船设计领域陛下的奇思妙想果然源源不断。不过这还没完。
“还有,这种舰船因为未来需要运用大量飞机。因此除了本身携带的重油外,还要携带飞机使用的汽油,而且汽油易挥发,因此有几点必须非常注意,第一,舰内、尤其是机库内的通风条件必须非常好,因此我这里建议使用开放式机库,不仅有利与通风,而且发生火灾时能够将火源迅速推入海里。第二、挥发的汽油蒸汽很容易被电火花点燃,因此舰内电路最好能改成舷外电路,这样也能提高安全性,而且维修也比较方便。第三,一旦进入作战,那么立刻排空输油管,并且往燃料库里填充二氧化碳也是很好的安全手段。”
这同样也是由美国人和日本人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死于封闭机库内挥发汽油蒸汽爆炸的美国列克星敦号航母和日本大凤号航母的后车之鉴可不能忘记。
不过约亨其实一直很难理解的一件事情就是,英国航母以及大凤信浓这样的装甲航母因为是使用装甲飞行甲板,上部结构较重,因此机库两侧到舷侧部分必须是承力结构,因此使用封闭机库不难理解。但是其他美日航母都是木质飞行甲板,美国人从突击者号开始学乖了,但是日本人为何还非要使用机库面积小的封闭机库简直难以理解,要不是日本人不同于美国人,使用双层乃至三层机库,那么载机量将会和英国人那样少得可怜。
但是这样也让日本航母看上去高的和堵墙一样,再配上那看上去低矮的舰体,简直就像一阵强风侧吹过来就会翻一样,约亨绝对不会让德国航母也走上这条奇怪的道路。
嗯,约亨说的不是那个被一巴掌拍瘪的菜板,啊不对,龙骧,而是那个有着三层机库的,干舷看上去就吓人的吃喝二人组!(未完待续)
第381章 你好,死胖子
在给德国海军的第一代航空母舰定下了开放舰艏,木质飞行甲板,甲板下舰桥,单层开放式机库,舷侧外伸烟囱这些主要规格后,最主要的还是要解决飞机的降落问题,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液压阻拦索技术难度不小,现在研制根本赶不上进度,而且说约亨也不是很清楚液压阻拦索的具体技术细节,想要提供指导都一点辙都没有,因此先找一个比较落后,但是相对靠谱的方式让德国海军的第一代航空母舰能先用起来极为重要。
“关于飞机降落如何让其能在较短距离内停下来,你们想到的用沙袋的重量来拖住飞机的原理我看没有什么问题。”约亨先肯定了一下后海军的想象力,然后说到:“但是沙袋在甲板上不固定,被飞机拖着到处乱跑显然不太安全,我看你们能不能换一种方法?
在在甲板下方靠近两舷的位置,设置两块空间,空间具有一定的高度,然后将钢索穿过甲板伸入这两块空间,绳索上每隔一段长度就穿上一块金属块,这些金属块平时是叠放在空间的甲板上,当飞机降落时勾住钢索向前拖动时,金属块被向上吊起,当它悬空后就会产生向下的拉力,而飞机向前拖动的距离越长,拉起的金属块就越多,产生的拉力就越大,直到把飞机完全拉住为止。当然,这些金属块必须被限制住只能上下移动。”
虽然具体细节略有不同,但是总体来说这种方式就是美国人在兰利号上使用的阻拦索模式,也是第一种相对靠谱的阻拦索设计。
“这种方法的确可以一试。而且使用钢索的话强度也更高,而且本身也有相当的重量。这样的确是非常可靠的办法。”提尔皮茨点了点头,从技术上讲,这种方式的确并不是很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