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很高兴……
戴垂友:我是1959年8月15日从部队“八一”钢厂来的,那时工地上只有4台75马力和250马力的锅驼机,发电、照明、抽水都靠这些。在此之前,工地上只有1台30马力的柴油机,只供指挥部照明,到了夜晚,10万人的工地一片漆黑。民工们点蜡和煤油灯,夜战也是点马灯。我们来后建了红旗电厂,我负责160人。那时工地上流行一句笑话,说“生活好,生活好,鸡蛋炒干饭,腰花、肉片、青汤饱”。“鸡蛋炒干饭”是说饭里一半白米一半玉米,“腰花”是指煮蚕豆,“肉片”是红薯干,这是人们对艰苦生活的自嘲。我们那时每人有个脸盆,除洗脸外,喝南瓜汤、青菜汤、包谷糁汤都是用脸盆。我们改善生活就是到几十里外去买南瓜。后来我们自己种南瓜、种红薯,天亮三点我们就到光化去买红薯秧,往返140里地当夜赶回。我们见缝插针地种红薯,种南瓜。我个人种的南瓜交食堂2000多斤!
丹江口工程确实为水利建设出了大力,我们不仅建了一个今天要往北京送水的工程,在当初中国其他地方的水利工程也是从丹江口派出的技术力量,我们为葛洲坝、三峡培养了一大批人才。黄龙滩、葛洲坝建设时从丹江口陆续派去了3万多人,全是主力部队和精华部队。我们这一代人干在丹江、老在丹江、最后也是死在丹江。我们献了青春献子孙,献了子孙献终身,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到现在一个个白发苍苍。
丹江口工程平均每年发38亿度电,在防洪、发电、灌溉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效益,作了很多贡献。汉江集团原是部属企业,后来又成为长江水利委员会下属企业,现在要南水北调,国家又成立了水源公司,让我们与水源公司合属。我们现在有1万多职工,我们很担心我们子女的就业问题,不能因为南水北调让老职工的子女们上街讨饭……
丹江口大坝:十万人生命铸就的丰碑(5)
吴国栋:我有幸亲历、亲见、亲闻了丹江口水利枢纽建设历程中最艰辛的头一年的许多事情,感受良深,受益匪浅。1988年12月我重到丹江口,泛游水库,水光接天,一碧万顷,触景生情。忆当年,工程伊始,师生察勘料场,沿江而上,路滑泥泞,日跌数跤,几成泥人,皆无怨言。那个时候,山区农民,自带铺盖,支援工程,沿江上下,络绎不绝。下到工地,无房住宿,撑伞睡觉,不算奇闻。抚今追昔,不禁感慨万千。
我长期从事高等教育,所攻专业是水利工程施工。我先后于1958至1959年和1965至1966年两度主持武汉水利学院(后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丹江口教学基地工作。我国第一个水利工程施工专业是与丹江口水利枢纽同年俱兴的。我们第一批师生既是本专业的创始人,也是丹江口工程第一批建设者的一部分。现在我们喜看本专业的人才、科研成果和工程效益三者交相辉映。此时此刻,不能不缅怀当年为丹江口工程费尽心血,作过贡献的前辈,特别是与世长辞的先辈,为工程作过牺牲的师生。
1958年9月1日参加工程开工典礼后,我回武汉。学校很快正式组成了武汉水利学院丹江口教学基地办公室,我和吴荣樵任正副主任……
10月,全部师生都到达了工地,先集中学习了一个多星期,张体学应我的邀请,欣然亲自向同学作了报告,任士舜、石川副指挥长也向同学作了报告。同学们对工程设计和施工有了初步了解之后,都分到各基层单位去了,成了指挥部的基层技术主力军。教师分到各师部,负责学生的业务指导,我担负了施工课的讲课任务。
从1958年10月底起到1959年8月止,近一年的时间里,同学们几乎挑起了全工地基层单位现场值班的任务。我们日里夜里,风里雨里,泥里水里和工人们同劳动、同学习、同生活。在防汛抢险中,在土石爆破中,在灭火救灾中,不畏艰险,不辞辛劳,表现出一种肯于吃苦,乐于服从,忠于职守,向心协力,奋发进取,为祖国水利事业而奋斗的崇高精神……
丹江口工地头一年发生的几件事,使我对知识就是生命这句话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爆破工地上,我遇到一个爆破知识不多、又缺乏实际经验的青年技术员。有经验的爆破人员都知道,用电力起爆的话,要用导线将各炮眼的雷管脚线联接起来,按串联、并联或混联形式做成爆破网路。网路接好后,要用测定雷管的仪表对网路进行导通检查,输出电流不得超过50毫安。该技术员却想当然地用干电池检查,干电池的电流可达一安培,超过规定20倍,结果顷刻之间,药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