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页)
选择与日本做以了断,提着行李卷带着“满身疮痍”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的怀抱,还是家乡好啊。其中好像还有两个没等学业完成就半途中止了,另外两个也是久美子没听说过名字的私立大学,就算毕了业,估计也没什么影响力,基本等于“白念”。
都说英雄不问出处,这名牌大学的人不一定都能混出名堂,而三四流大学的人不一定就混不出名堂来,关键还要看个人的造化和机遇。但英雄毕竟就那么几个,不问出处也只是极个别的情况,大部分的人还得论个出处论讲个出身,这就是社会的规则。
四个人回国之后先按部就班地投寄简历,参加面试,寻找工作。可是转了几圈之后发现真相原来与理想有着太远的差距:你说你是日本回来的,谁也没有当回事儿,因为除你以外,那厢还有一堆从日本回来的呢,而且日语说的比你棒的还有的是,也不差你一个,更何况越来越多的日本人也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来中国留学和讨生活,就你?真没啥了不得的。四个人在碰了一圈的壁之后,尽管也试了一些能用到日语的工作,但都没能坚持下来,觉得特别的无聊无味,与脑海中的大展宏图差得不是一般的远。
恰逢此时,久美子所在的那所日语学校也爆发了一场风暴。学校的主人于四个月前更迭,原校长将学校盘给了一个姓曲的四十多岁的女人,即现在的曲校长。曲校长接手之后准备大刀阔斧地干上一场,不单单教授日语,还和日本的好几家私立大学或语言学校拉上了关系,准备增加新的业务,打算帮着想要去日本留学的人办理中介手续,从*利,最后发展成为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出国机构之一。
原来的老师基本上走得差不多了,于是就要招聘新老师。曲校长的方针是尽量招有日本留学经验,日语说得比较地道的海归老师,中心主旨就是要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依靠新生代的力量,跻身优秀教育机构的行列。这四个“闹事”的海归老师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被招进学校的,也是双方一拍即合的产物。
久美子说一开始雄心勃勃的曲校长在四人面前打了保票,说学校现在正处于波动期,各方面都还不太稳定,所以每月的工资只能是一千块左右对付地过;但只要过了这段难熬的时间,而且大家能与她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并且水平也能得到学生的认可,马上就提升至三千元,将来因个人业绩,每个月挣它七八千那都不是梦想,希望大家携起手来把学校打造成本市乃至整个区域中都颇具威望的外语教育集团。
我估计曲校长在说这番凌云壮志的话时,脑海中一定浮现出新东方掌门人的英姿飒爽的光辉形象。理想是好的,但实际就不那么美好了。四个海归老师被她这番激情四射的演说鼓动得无不心肺澎湃,纷纷表示誓死效忠学校,为崇高的事业而奋斗终身,答应下先忍一段一千块的日子,只待美好的明天。可是这美好的明天将将坚持了两个月便宣告破灭。
四个人的脑子冷静了,一切也都重归现实。一千块的工资对于去过日本的四个人来说,基本上就不太能称作收入,顶多是零用钱。在勉强坚持了两个月后,四人感到自己的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承认,与自己的身份实在不符,于是便找到了曲校长,要求按照原有的承诺涨钱,本来就说好了三千元嘛。
可是曲校长以学校仍不稳定以及四人还不能算作成手为由拒绝了他们的要求,表示再等一等。四人顿时不干了:学校不稳定?别骗了!你这学校每天有多少学生上课,外人不知道,我们还能不晓?一千块,还不如流水线上组装零件的十*岁的农村孩子呢!想想这几年去日本花的钱,吃的苦,遭的罪,我们哭的心都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爷,不干了!
这四人一甩手不干,学校的课程安排就立即捉襟见肘。重新招聘吧,也不是说想招就立马能招到合适的。毕竟不是那菜市场的黄瓜土豆,随便上秤一称就是一把一堆的。所以久美子就不得不格外临时带了两个班,填补四人造成的空白。
“你也别太认真了,小心累着自己。不就是临时代代课嘛,差不多就得了。”
我连忙叮嘱久美子。这个傻丫头是典型的认真实诚不会偷懒,肯定不会主动混混日子,说不准那位曲校长再一忽悠,更是责任心陡生,不明这里的机关和道理,白白付出我的一片真心却换不来别人的诚意。
在这件事上,我对那位铁腕的曲校长也颇有微词。你说都已应允人家的事,怎好中途变卦,我怀疑她或许从一开始就抱着将忽悠进行到底的心态步步为营。可怜的一千块确实是少了些,你哪怕给四人达到合格线呢;大家讨生活都不容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