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页)
如今其众已达数十万之众。”
灵帝刘宏听完之后吓了一跳,慌忙问道:“众位爱卿,哪位大人讨孤王旨意,出兵挂帅平灭反贼?”说完,他往两旁观看,看了半天没人言语。灵帝刘宏还以为众人没听清呢?又道:“哎呀!众位爱卿,什么人领兵挂帅,平灭反贼呀?”他看了看还是没人答言。
众人都不敢言,噤若寒蝉,众人都被赵忠、张让等整怕了,稍微能直言进谏的,如蔡邕等直臣都被罢官了,所以大家都不说话,不说话总没事吧?
灵帝刘宏立刻就火了,气得直发抖,说道:“唉!众位爱卿,太平年间你们拿国家俸禄,受尽皇恩,怎么到了慌乱年头,用人之际,为何又无人出列呢?常言说:养兵千日,可用兵一时呀!”文武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没人答话。
这帮大臣!灵帝刘宏气得浑身直发抖,又说道:“古曰‘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今有国难,尔等诶!”灵帝一声悲叹,面对这群废物真是无语了。
就在这个时候,国舅何进站出来了,括袖而奏道:“万岁,臣愿为陛下分忧!请圣上拨臣十万兵马,臣十日之内荡平黄巾反贼!”灵帝刘宏慢闪龙目,仔细的观瞧,只见品级台前跪倒一人,身穿黑段子蟒袍,腰扎玉带,脚蹬薄底的朝靴,面色略黑,扫数眉,大眼睛,方海口,还下数绺胡须。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皇后之兄,皇上的大舅哥,官拜河南尹的何进何遂高。
灵帝刘宏一看是国舅何进讨旨,他倒是挺高兴。心想:“别人不行呀!旁人是看我哈哈笑,还得是我大舅哥为我分忧解愁。太好了,这才叫亲故亲故呀!”其实何进没安好心,他是想总揽兵权,扩大自己的势力。
“报!”这时一名殿台官在殿外喧哗。一会儿,宫外太监传报说巨鹿有紧急军情奏报。
灵帝下令宣其进来。
此人进殿蓬头垢面,已经虚脱,一副战败模样。
众官皆唏嘘:“怎么回事啊?”
来人跪倒在殿上,刚要上报军情,殿外又有人叫道:“报!”
灵帝大惊失色道:“宣宣”
来人依然狼狈不堪,跪倒在地,唏嘘不已。
灵帝见状知道大事不好,便有些哆嗦了。
先来的那位士兵禀报:“巨鹿郡的黄巾军俘虏了安平王刘续和甘陵王刘忠,而张角亲率的冀州黄巾军已经攻下了广宗,攻杀幽州刺史郭勋、广阳太守刘卫,不久就会南下。黄巾军的态势势如破竹,老百姓们纷纷开城迎降。”
灵帝听到这里,满头大汗,转而问后来的那位士兵:“尔尔是?”
“颍川急报,波才率部强攻我军,我军寡不敌众溃败,他们已控制了颍川郡治阳翟,汝南与陈国已相继陷落。如今黄巾贼已连成一线,成为了黄巾军主力,势不可挡,直逼京师!”
第1卷:叱咤三国 第4章:领兵灭贼
第4章:领兵灭贼
“臣愿领兵灭贼,还请陛下速速决断,不然京师危已!”何进再次进谏。
袁隗躬身道:“圣上,我朝祖制,凡遇外敌入侵,内贼作乱需设大将军一职领兵击敌平乱之。”
灵帝点头道:“嗯,是有此祖制,但不知何人堪此重任耶?”
袁隗跪下叩首道:“微臣斗胆举荐国舅公!”
王允躬身道:“正是!我大汉向来有条不成文之法,那就是大将军常为国戚,如武帝朝的卫青!何国舅乃皇后之长兄,实乃圣上心腹之人,虎符交由国戚,圣上自可高枕无忧!”
灵帝刘宏沉思了一阵,说道:“何进上前听封。”
何进大喜,急忙上前几步,跪倒在地:“臣在。”
“封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军屯於都亭,整点武器,镇守京师。”刘宏道。
“臣遵旨。”何进心中大喜。
张让的小眼睛一转,心道:“不好,这黄巾之乱一旦平定,何屠夫手中必定大权在握,有了与我等抗衡的机会,不行!我现在必须找人分担何屠夫的功劳与兵权。”想到这,张让进谏道:“陛下,反贼虽势大,却都是乌合之众,不足为虑。挑选能征善战之将,就可以将之消灭。”
灵帝刘宏不是不知道外亲专政,这例子在汉朝比比皆是。听到张让的进谏后,点头称道:“让父所言极是。”又对众卿道:“诸公可有合适的人选?”
张温二话不说,躬身道:“臣有一人,议郎皇甫嵩,乃将门之子。其曾祖和叔父皇甫规都做过度辽将军,对我大汉忠心耿耿,文韬武略样样皆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