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页)
时间六点多。北营营地在夷山西北方,占地极广,最多时达到十万人马,此处容纳五万人绰绰有余。刘通登上将台,五万人马分为五路迅即上报。
刘通:“旗牌官,上报点卯情况!”
钟震:“报统制大人,今日出操应到43000人,实到41500人,缺操1500人。其中900人外出公干或请假,600人擅自旷操。”
刘通:“旷操的将官多少?”
钟震:“20人。”
随后刘通对备将以上点卯,统领、偏将、备将总计30人,刘通一个个点过去,当念到统领米环时,无人应卯,念到第三声,一人在远处应“到”,并向将台匆匆赶来,正是米环。
米环跑到将台边,喊声“报”,刘通应“入列”。点卯完毕,备将以上有1人缺席,1人迟到。缺席的是偏将朱远,迟到者米环。
刘通:“米统领,迟到是为公事还是私事?”
米环:“私事。”
刘通:“事先可曾申报请假?”
米环:“未曾申报请假。”
刘通:“按军法如何处置?”
米环:“杖责二十。”
刘通:“司令官,执行军法。”
赵钢坚:“遵令。”接过令牌执行杖刑。
参军周全提醒,米环是鲁王推荐的人,是否暂缓执行,以观后效,或让其戴罪立功。刘通曰:“军法不可虚设,处罚需当及时,一旦延时,则失去意义,也容易让人产生虚假的错觉。”
接着刘通再问:“旷操者当如何处置?”
司令赵钢坚:“按军法杖责四十。”
刘通:“长期旷操、无故离军者,如何处置?”
赵钢坚:“杖责六十,革除军籍,通报当地官署。”
刘通:“旷操者、离军者记录在册,按律处置,不得宽贷。”
赵钢坚:“遵令。”
发令完毕,刘通站在将台,纵声说道:“将士们!”全军肃立,“这里是军营,军营有军规,绝不允许散漫懈怠,谁触犯军规,谁就受罚,上至本人,下至新兵,一视同仁。刘通只要还在军营,就要执行铁的纪律,只有严明军纪,才能造就钢铁之师!”刘通方才执行军纪,一丝不苟,以米环统领之尊,仍然当众受罚,全军耸然。
刘通继续说道:“官兵们,当兵既苦又累,战士责任重大,谁来保卫家园,谁来保卫亲人?那就是我们军营男子汉!咱们即使饿肚皮、吃冰雪,也决不能退缩,要让敌人知道,撼山易,撼禁军难!”四万官兵爆出排山倒海似的掌声。
刘通提高声音说道:“自即日起,任何人不得克扣军饷,军饷按时足额发放。我们还要另设一笔赏金,奖赏有功将士。官兵受罚的饷银,也一律作为赏金,大家说好不好?”
四万余名官兵齐声欢呼,响彻云霄。公生明,廉生威。刘通的第一项举措,赢得广大官兵的拥护,军中人气指数骤然上升。这样的统帅,正是他们心目中的统帅,以身作则,刚正不阿,官兵一致。有如此上官,士气的提升又何需喊口号、多动员呢?在北宋末期官场一片沉靡的时候,刘通所为,犹如吹来一股新风,让人精神一振。刘通如此举措,一是源于后世的思想,二是依赖当今皇帝作后盾,换成别人,也许难容于世,十有**行不通。刘通行为一向怪异,对汴京人来说,似乎耳熟能详,他要是不来点怪招,好像反而不太正常了。
刘通最后发令:“全体听令,各营各队开始操练。”众将齐声应诺,整个营盘热闹起来,开始了日常训练,人人鼓着一股劲,要在新帅面前好好表现。刘通到这里看看,那里瞧瞧,了解古代军营的练兵情况。
后来,对那些旷操、离军的军士,以及触犯军规的官兵,一一依律惩处,自此整个军营军纪肃然,人人警惕。
那位偏将朱远,被当众责打四十军棍,心中记恨。他是童贯一系,对刘通这位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起初意存轻视。旷操的前夜,他离开军营,邀了一帮弟兄,在外痛饮,晚上又在五姨太那里过夜,五姨太不让他走,他也不太在意,以至次日点卯旷操。他原本以为,凭他跟童贯的关系,顶多就训斥一顿,扣几两银子,听到连米环迟到也被当众责罚,这才发慌,去向刘通求情,刘通未准,仍是在全军面前执行军法,使他大丢面子。
朱远受责,心中怨怼,鼓动部分曾经瓜分军饷的将官,游说兵部、枢密院的人士,一起告他任人唯亲、威福自用、擅改军饷用途。因后头有人支持,倒也掀起不小的风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