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1/4 页)
“回头我去县城看看老大夫,顺便看看他有没有好的泥瓦匠介绍。”徐朗每隔一段日子都会去一趟徐老大夫的医馆,讨教一番学问,两人如今俨然就是忘年交。
吃了早饭徐朗就去鱼粮县城了,林晓在家教徒弟弹琴。小家伙刚开始正式弹,反应还有点儿慢,不过林晓觉得他乐感很好,每天都教一会儿。小家伙倒是对这弹琴很上心。
趁着徐朗不在,林晓拿出纸笔写了半个时辰的白蛇传,她现在身体虽然不如以前,两个多月的调养也好多了。怕被徐朗发现,写了几章也就放下了。
等小家伙练完琴,林晓接过来弹,小不点儿就坐在旁边规规矩矩的看着。
沈家的院门被推开了,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妇人走进来,小不点儿哼了一声,嘟哝一句,“坏人。”
一曲终了林晓有点儿累,看到沈丹丹又来了,就微微蹙眉。
去年鱼粮县城粮食减产,听说整个幽州府都大面积粮食减产,这粮价在秋收之后就一直缓慢增长,这个季节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的价格比往年涨了三成左右。这三成对于那些大户人家或许没什么,对普通百姓来说这可就是个麻烦了。
好在黑熊岭的乡亲们去年听了徐朗和林晓的建议,家里都屯了不少粮食,可也有的人家不信邪,或者说是不会过日子,粮食早早的就没了。
这不,沈丹丹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过来了,瞧她拎着个篮子就知道又是来“借粮食”的。
“是丹丹啊,你这挺着个大肚子可小心点儿。”沈家老太太迎出去,“这都七个多月了,你出门身边带着点儿人。”自从嫁给了何大柱,沈丹丹这性子改了不少,许是差点儿被浸猪笼,反正她比以前是客气多了,可骨子里那爱占便宜的性子还是没变。要不怎么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他们两口子都差不多一样的人。
“**,我这不是没办法吗。”沈丹丹倒是学会了迂回政策,“我这肚子一天一天大了,胃口就大。家里那兄弟两个都是大肚汗,去年剩的粮食吃没了,我这早饭都没吃呢,就想到了**家。”张嘴就要吃的,沈丹丹一点儿压力都没有。
林晓摇头,果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想当初差点儿被浸猪笼,那沈丹丹多乖巧啊,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沈家老太太还是一如既往的热心肠,“你这怀着身子怎么能不吃饭呢,快跟我来,家里早上煮的粥,还有鸡蛋剩下的,你先对付一口。午饭就在这吃吧。”虽然不大喜欢沈丹丹,毕竟是沈家人,又有了身孕,老太太这又烂好心泛滥了。
林晓挑眉,得,老太太又糊涂了。那沈丹丹岂是这么好打发的人?
果然,林晓就听到沈丹丹道:“就不吃饭了,**家里有粮食给我装些,家里还有那兄弟两个没吃饭呢,我也不能光顾着自己啊……”
林晓脑子里顿时冒出一句话:“人不要脸天下无敌!”(未完待续。。)
203挺着肚子讹人
沈家老太太叹了口气,看看沈丹丹那挺着的大肚子,再想想自家。
罢了罢了,怀着身子呢,也不跟她计较那么多了。
“家里还有些粮食,我给你装点儿吧。”自家吃的都是徐朗和林晓的,家里留的那些高粱米就还没动。
沈丹丹一听乐了,“**,你也知道,我这怀着身子呢,就想吃点儿细粮,那高粱米拉的嗓子难受,**就给我装一篮子大米吧。”就知道他们家吃得好,果然有粮食。
大米?
沈家老太太一听愣了,“我们家哪有那精细的粮食啊。”听说鱼粮县城里,精细的大米都要三十五文钱一斤了,就是那碎大米都得二十三文钱一斤,他们这样的人家往年都吃不起,何况还是这粮食涨价的时候。
沈丹丹一听不乐意了,想着是来要东西的,就强忍着没发作。
“没有大米**给我装一篮子白面也行,你瞅着,我这正合计吃点儿面条啥的呢,这白面口袋我都拿来了,不用**给我出。”说的跟她多懂事儿似的。
林晓听得直翻白眼,这都什么人啊?还要不要点儿脸了?
“白面家里也没有啊。”过年的白面都是人家徐朗和林晓的,他们这样的家庭哪能平日里备着那些。
沈家老太太也看出来了,沈丹丹这是跑他们家吃大户来了。
“丹丹啊,我们家就是普通的庄户人家。你也知道你叔不在家,这么多年都是你婶子操持这个家,日子将将的过着。哪里有那些好东西啊。漫说是你,就是过年我们家也没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