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1/4 页)
人善用的一个表现,论起军事,林北现在已经比不上崔兰了。
歇息了一日的甄平也在这天提出告辞,现在他迫不及待的想回蛮城,一是制出水泥,第二就是给甄荣写信,这两件事情甄平都认为很重要。
“甄掌柜今日便要回去?”林北倒是有些愕然。
“是的大人,大人如今心念战事,小人也不便多做叨扰。”
“既然如此,那本大人也不留甄掌柜了。”
林北吩咐人把鱼松的制法和水泥的制法都抄写了一遍,最后林北又叮嘱甄平:“这个水泥在和水的时候必须要加入泥沙,否则质地松软,甄掌柜须得谨记。”
“小人多谢大人告知。”
又让人把精盐和一些鱼松都搬到甄氏的船上,送别的时候林北又吩咐了一件事情:“荆襄之地的黄家甄掌柜可知晓?”
“荆襄黄家?家主可是荆襄名士黄承彥公?”
“正是,如今承彥公已经在我麾下效力,并且通知其女黄月英赶来,还请甄掌柜能照拂一二,如若遇见黄月英,便请甄掌柜派人护送,以卫周全,本大人在此谢过。”
“大人不必多礼,此乃小事,甄平定会办得妥贴。”
“好,那祝甄掌柜一路顺风。”
甄平站在船头,看着望海城慢慢远去,心里却颇不平静,黄承彥可是荆襄名士,与司马徵和庞德公都交好,黄家投效,说不定能影响到司马徵和庞德公对望海城的观感,而这两位大儒坐镇于儒家学舍,其下学子千万,只要两位大儒稍稍流露出对望海城的看好,便能影响那些学子的决定。
“原本以为这位大人深处极南,人才稀少,短时间不会影响中原,如今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位大人。”(未完待续……)
PS:
第261章 毒计
崔兰于当天晚上便率前军赶到了临江城,之所以速度这么快,是因为前军通过南山路的时候都是乘坐蒸汽车,从中转站到临江城的时候又坐的是蒸汽船,所以神速已极。
临江城如今的建筑已经快要完备了,这里是一座水泥城池,地面和许多房屋都是用水泥这种新兴的建材来制造的,各种模具的使用让建设速度比以前提高了无数倍,而且各种设施都很坚固,这次修好的临江城就算再碰到汛期的大水也不会一冲便垮。
如果是现代人,看到这种城池肯定会大皱眉头,水泥的颜色是灰白色,相当的难看,但是古代人却不会有这种想法,色彩缤纷并不适用于这个时代。
崔兰是望海城的名人,几乎无人不识,也都知道崔兰的地位,看到崔兰带军前来,码头的军士赶紧行礼。
“本将军奉大人之命,前来临江城,准备与哈卡部落的战事,你等速速前去,把张成和黄承彥找来,言本将军有事相商,不可延误。”
军士领命而去,崔兰直入城中,询问之后,朝着城主府的方向去了。
黄承彥听到军士的汇报,不敢延误,他正在城主府中,便马上出来迎接,黄承彥对崔兰可是相当好奇的。
崔兰和黄承彥在路上相遇了,崔兰其实也挺好奇这个叫黄承彥的,因为她根本没听过这个名字,看到前方的一行人,崔兰试探的问道:“黄承彥县令?”
“崔将军,正是老夫。”黄承彥答道,趁此机会,仔细打量了下崔兰,第一眼就觉得这个叫崔兰的真有点像他的女儿月英。都颇具英气,不过崔兰身上还有一种煞气,此时身后跟着数百军士,军容鼎盛,也更加增添了崔兰的气势。
“崔兰前些时日外出,致未见过黄县令。今后你我还得多些沟通。”
“同为龙神大人效力,自是应当的。”
崔兰点头:“我这次来是奉大人之令,征讨哈卡部落,我已遣人通知张成,你我前去城主府议事吧。”
“崔将军请。”
“黄县令请”
初次见面,两人并未多攀交情,黄承彥也把姿态放得比较低,毕竟黄承彥早就听说崔兰的名气了,这位可是龙神大人最看重的人。辰龙将军之位堪比三使,如果林北立国,崔兰便是全国的兵马大元帅,位高权重,不是黄承彥一个新人能比拟的。
张成也很快赶来城主府,崔兰继承了林北的风格,做起事情来喜欢直入主题,她先是宣布了林北的决定。最后向张成询问了哈卡部落的事情。
张成言道:“我军一直都在监视哈卡部落,大人曾言过。要小心哈卡部落的灵巫,这些灵巫会召蛇之术,很是难防,探哨经过数十日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