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第1/4 页)
其实她并不很认同她娘的话。
若只是想找个人帮扶她们家,岳仲尧并不是个合适的人选。
且不说他一个月才八百文的月钱,哪怕有些油水可捞,可他家又没分家,听说之前他的月钱都是他娘吴氏亲自到衙门来领的。
就是现在不了,但岳仲尧那点微薄的月薪还是要交给他娘的吧?
除了养父母,还养着一大家子人,兄弟姐妹、侄儿侄女。又有多少会露出来给她们柳家?
那吴氏又岂是好相与的?
而他就一个捕快,哪里有通天的本事,可以帮扶到他弟弟的仕途?
虽然心里不甘愿,但她娘日夜在她耳边唠叨,她也觉得这岳仲尧也许将来是有前程的,且怀着对她爹的愧疚之心,感恩之心,一定会对她好,对她们家人好的,也定会不遗余力地帮扶她们家。
这样的男人听话。
可是元宵夜里,她看了那一幕之后,她不再那么想了。
锦衣华服、仆从开道、仆妇两边围着服侍、随意抛出银锭子打赏、一路被人追逐艳羡的目光
这些她也想有。
她被压制的心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只有那样的人家,才能彻底改变她们家的命运吧?
才能支持她弟弟上最好的书院,才能有银钱打点他弟弟的仕途,才能让他走得更远。
而她弟弟有出息了,还怕她在大户人家里站不住脚吗?
正文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能为妾
岳促尧一直等到柳有文下学,然后在柳家吃过晚饭才离去。。
这个下午,柳媚娘拉着岳仲尧巴拉了半晌的话。
只是在岳仲尧看来,他觉得头似乎晕沉得很,媚娘说了那么多,到底是什么意思?
岳仲尧也不是傻的,他自然听出这母女俩似乎想法不太一样。
柳氏几次三番,那话中无非是暗示他早日给她家媚娘一个交待。
言语中透出媚娘年龄渐大,不好再继续蹉跎。
虽然是岳仲尧回来,母女俩才得知了柳父的死迅,不过按着柳父去世的时间来算,三年的热孝也过了,柳媚娘自然是可以婚嫁了。
再说,柳有文也快下场了,处处都需要银钱打点。那每日所需的笔墨就要不少钱。若不是一家人,她哪里好意思开口?
柳氏的意思岳仲尧自然听懂了。但是媚娘又是什么意思呢?
好像不是特别在意?
是的吧?
给他的感觉媚娘就是一副等得起的模样。
还有,媚娘为什么向他打听郑知县家的小儿子郑远呢?
郑知县有好几个儿女,但郑夫人所出的嫡子也就两位。嫡长子不在身边,在别处上任。那郑远是郑夫人所出的小儿子,从小溺爱。在他看来文不成武不就的。
那郑远已是娶过亲了,妻子还是隔壁县有钱的富户人家的女儿。那嫁妆听说铺陈了青川县好几条街。
郑远这辈子哪怕没有半点出息,光靠着妻子的嫁妆这辈子也能衣食无忧了。
再说郑知县也不是什么两袖清风的人物,听说郑远一个月的月钱知县大人就拨了五十两给他花用。
五十两呐,县衙大半的杂役和捕快加起来那月俸可能都要不了五十两。
只是那郑远应该跟柳家没什么交集才对吧?
难道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
岳仲尧心中疑惑。
但并没有问出来,只是把知道的关于郑远的事一一说了。
不过他还是再三确认过柳家并没有得罪什么人,这才稍微放了心
岳仲尧临走前把荷包里的几个银角子都给了柳母。
柳母推让了一番,也就受了下来。
一家三口把岳仲尧送到门外巷子里,看着他离去,颇有些依依不舍的味道。
转回院子,柳氏就把柳媚娘急急拉到了房里。
“你这丫头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刚刚一副拒之三千里的样子?岳仲尧心软,因着你爹对他的恩情,他是不会不管我们的。只要再加把劲没准再过一两月,你就能当上岳家妇了。为什么三扯四扯的?还在他面前问不相干男人的事情?你是存心气我呢?”
柳氏气急,拉着柳媚娘训了一通。
柳媚娘心内嗤笑,只面上又不显。
她又不准备在岳仲尧这棵树上吊死,当岳家妇又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总得让她试过一番她才会心甘。